▲2025母語歌謠傳唱推廣計畫「《uwas na yaya’》媽媽的歌」演出,將於7月19、20日在新竹縣登場。 (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2025母語歌謠傳唱推廣計畫「《uwas na yaya’》媽媽的歌」演出,將於7月19、20日在新竹縣登場,由泰雅族耆老、國際藝術舞蹈家的古秋妹(修慕伊‧北戶)領軍,將帶來結合音樂、舞蹈、影像互動,以歌謠為橋,連結世代、傳承母語的演出,活動免費入場,現場互動體驗有獎徵答還能獲得小禮物。
新北市修慕伊.北戶國際原住民文化藝術團、臺北市泰雅風情舞蹈團主辦,與新竹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新竹縣梅花國民小學和文羅創藝社共同協辦的2025母語歌謠傳唱推廣計畫「《uwas na yaya’》媽媽的歌」,將分別於19日下午2時30分在新竹縣原住民族文化教育產業推廣中心、20日下午2時30分在新竹縣尖石鄉梅花國小活動中心演出。
▲2025母語歌謠傳唱推廣計畫「《uwas na yaya’》媽媽的歌」演出,將於7月19、20日在新竹縣登場。 (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uwas na yaya’」在泰雅語中,意為「媽媽的歌」,象徵著文化根源與情感傳承。以古秋妹老師超過半世紀的創作與傳唱經驗為基礎,重新編排多首以母語為主體、反映泰雅族自然觀、歷史記憶與生活智慧的歌謠,並與現場舞蹈與數位影像結合,呈現傳統與當代交會的美學風貌。演出內容不僅涵蓋「母親之花」、「梅嘎浪」、「泰雅勇士」等原創經典,更透過「馬告」等歌曲,傳遞泰雅族與土地、植物共生共榮的文化哲學。
《uwas na yaya’》在舞台上的展演,是一場活潑熱鬧的文化體驗,節目設計特別安排族語教唱與觀眾互動橋段,如〈ita ‘Tayal〉呼喚式歌謠,邀請觀眾一同唱出「我們是泰雅族人」的驕傲,並在迎賓舞中共舞,讓文化不再是靜態的欣賞,而是動態的參與,邀請觀眾參與拍照打卡、社群分享,留下屬於自己與泰雅文化的美好記憶。
演出團隊匯集泰雅族不同世代的藝術工作者,由音樂原創者、國際原住民樂舞藝術家古秋妹(修慕伊.北戶)主唱演出,帶領跨領域藝術策展人古羅文君、泰雅文化推廣教師古屏生家族,藝術舞團成員高敬鈞、高胡娜、高燕芝姐弟等,演唱歌曲均為知名音樂人謝銘祐擔任音樂製作,並且請族語教材編譯者陳文斌前村長協助聽寫耆老歌詞,結合族語歌詞羅馬拼音指導、視覺設計與影像導演等專業人才,打造層次豐富、內涵深刻的演出。
邀請大家踴躍參與族語樂舞文化活動,主辦單位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原住民族音樂教育與文化演出,讓母語不僅在舞台上重生,也在生活中繼續被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