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今(25)日前往高雄美濃的菸仕物所,出席「2025客家青年國際志工服務團」結訓暨授旗典禮,古主委表示,期盼青年們透過「志願服務」,將自身熱情轉化為對社會的貢獻,盡情展現客家族群一貫的「互助」精神,並將在異地體驗與學習到的成果帶回台灣,為社會注入更多正向能量。
古主委強調,人類文明之所以能不斷進步,正是因為在面對他人需要幫助時,有人願意主動伸出援手。從成長歷程來看,孩童時期我們仰賴他人照顧;但隨著年齡增長,更應學會「回饋社會、服務他人」。古主委勉勵即將前往泰國的志工們,多做功課、準備好自己,因為這趟旅程不只是文化衝擊,更是關於學習、反思與成長的重要歷程。
結業典禮上,客家青年們積極分享這8天行前訓練所學,以及在高雄美濃親身從事社區田野實習,針對文化、生態、教育、社福層面學習的心得,大家紛紛表示,已迫不及待啟程前往海外服務,期待能親自走訪當地,以雙腳踏查、以耳傾聽社區需求。面對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青年們表示將透過肢體語言與實際參與,突破溝通困難,敞開心胸與在地居民交流合作,真正落實志工服務的精神與價值。
自7月30日起至8月9日,團員們將前往泰國曼谷、春武里等偏鄉社區展開志願服務,此次志工團行程以「建構平等的永續社區」為主軸,在曼谷,客家青年志工團將與泰國法政大學志工中心共同投入志願服務;與鏡子基金會共同著手二手資源的整理,將物資運送至庇護所及社區。另外,將與春武里Mab Ueang自足經濟社區暨教育中心攜手,利用當地永續環保材料,建置儲水設備,替社區生態盡一分心力;最後與Santi Asoke社區交流,至當地的兒童學校進行教學,為在地僧侶及社區居民供餐,分享客家粄食文化給當地,展現台灣客家青年的服務熱忱與活力。
客委會長期致力於推動客家青年與國際社會的雙向交流,除延續往年辦理「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的經驗,今年特別聚焦於「志工服務」的實踐,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連結國內外志願服務團體及資源,透過志工行動將台灣客家的能量,投入並關注全球社會公共議題,期藉此與當地社會深耕跨文化交流,讓世界看見台灣客家後生的服務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