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截至8月1日,共有13檔海外股票ETF受益人數維持正成長,主要集中在電力、AI、航太主題。其中,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永豐美國500大(00858)等3檔,7月受益人數皆新增2千人以上。
進一步來看,009805七月績效11.9%,表現亮眼;其次是第一金太空衛星(00910)的7.97%,以及國泰AI機器人(00737)的7.89%。
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ETF經理人劉恆誌表示,7月美股在科技股財報好表現帶動下,不少投資人將投資焦點轉向海外股票ETF淘金,包括電力能源、太空衛星、航太科技等類型,市場交投表現熱絡,7月川普剛公布美國最新版AI行動計劃,更將重視「輕監管、促創新」,強調「美國將不惜一切代價贏得AI主導權」看出未來美國對AI霸權企圖強烈,未來與AI相關週邊受惠產業,包括低碳電力能源、AI大模型、AI機器人等市場,甚至跨足到國防科技相關軍工領域,都有機會納入美「國家級」產業政策版圖,成為未來美股投資潛力新秀。
新光投信量化投資團隊分析,現階段全球雲端算力仍不足以完全滿足AI訓練需求,尤其是在自駕車、機器人與生命工程等領域,演算法與模型的複雜度正在快速上升,在AI訓練階段對算力的渴望只會不斷增長,也同步也對AI時代穩定電力需求成長大幅激增。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經理人游日傑指出,台灣在半導體、AI伺服器等關鍵生產線採全球布局,在美、墨、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皆有設廠,一方面降低對等關稅的風險,亦可更接近主要市場,強化在供應鏈關鍵地位。
游日傑指出,且自2025 年起,全球主要CSP 紛紛加速投入自研AI 晶片(ASIC)開發,預估2026年產值將逾200億美元,持續拓展AI晶片的市場版圖。ASIC浪潮也帶動整機系統全面升級,涵蓋IC 設計、ODM、散熱、電源、高速傳輸、機殼等關鍵模組,其中以台灣供應鏈滲透率最高,預計將大幅推升營收動能成長,成為最大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