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治療性社區聯盟》成立 跨界菁英集結各專業攜手,開啟成癮者新希望。
【記者/游宏琦 屏東採訪報導】
114年8月4日,台灣成癮治療與復元服務領域迎來重要里程碑——「台灣治療性社區聯盟」在社會各界的關注與祝福中正式成立。這是一場由醫療、社工、信仰團體、非營利組織等跨領域專業共同推動的民間大集結,旨在以多元、有效且充滿人性關懷的治療性社區服務,協助成癮者重建生命,回歸社會。

張麗玉理事長:治療性社區是一個家
首任理事長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張麗玉博士擔任。她在致詞時動情表示:「治療性社區不只是治療,更是一個充滿接納、陪伴與希望的家。我們希望每位曾在生命低谷的人,都能在這裡找到重新站起的力量。」張理事長指出,聯盟的誕生,凝聚了無數夥伴多年來的專業行動與真誠付出,更是社會支持系統成熟化的重要標誌。
首屆理監事陣容遍及全台各專業領域/圖 協會提供
星光熠熠的第一屆理監事
首屆理監事陣容遍及全台各專業領域:
- 常務理事:黃耀興莊主(衛福部草屯療養院職能治療師/茄荖山莊莊主)、李國揚牧師(基督教沐恩之家執行長)
- 理事:束連文醫師(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毒品危害防制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徐森杰(台灣露德協會秘書長)、黃介良主任(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主任)、鮑永勝(基督教主愛之家輔導中心執行長)、劉民和牧師(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蔡明賢(基督教晨曦會行政主任)
- 常務監事:陳啟勳(台灣世界快樂聯盟理事長)
- 監事:鄒佩璇(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主任)、陳宇嘉教授(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
與會成員特別感謝呂秀娟秘書長(台灣快樂聯盟親職社工)在籌備過程中的默默耕耘與全力協助。
真實故事,見證轉變力量
成立大會現場氣氛溫暖而充滿力量,與會來賓分享了多則感人故事——有人在治療性社區找回戒癮的決心,有人因被信任與接納而重新與家人修復關係。與會共識是,治療性社區不僅是戒治場所,更是孕育希望與重生的搖籃。
感謝場地與跨區支持
聯盟特別感謝基督教沐恩之家免費提供亞當學園大禮堂作為成立大會場地,並以溫馨盛宴款待來自全台北中南的會員與嘉賓。這份心意讓跨區域的交流更具凝聚力,也讓與會者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溫暖與支持。
法定立案,使命明確
依內政部114年6月5日台內團字第1140283922號函准予備查,聯盟為依法設立、非營利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宗旨是促進台灣治療性社區及成癮相關社區處遇服務的專業發展,並透過國內外交流與研究推動,建立完整的復元支持網絡。
多年來,包括台灣世界快樂聯盟在內的多個機構,已持續17年以上在藥癮、愛滋等領域經營小型治療性社區與社會復歸服務,累積了豐富的實務經驗。聯盟的成立,將使這股力量得以整合、擴散,並與政府及各界攜手,為成癮者的復元之路開創更多希望。
聯盟章程重點摘要
- 性質定位:依法設立、非營利的公益性社會團體
- 宗旨:推動台灣治療性社區及成癮相關處遇服務的實務、研究、教育與國際交流
- 主要任務:
- 促進專業知能與實務發展
- 推動多元戒治與復元模式研究
- 舉辦國內外交流與學術研討會
- 出版相關刊物
- 承辦教育訓練與研究計畫
- 政策倡議與權益推動
- 組織:理事會與監事會並行,任期3年;理事長以連任一次為限。
戒癮經驗豐富的菁英,全省集結。成立「治療性社區聯盟」/ 圖,聯盟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灣治療性社區聯盟》正式成立 各界菁英跨界集結,為戒癮者搭起復元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