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政府法制局與潭子區公所主辦「調解共好.制度共進──中部五縣市調解制度的現時挑戰與未來展望論壇」今(18)日於台中林酒店盛大舉行,台中市市長盧秀燕也親臨現場致詞,今日論壇由苗栗、彰化、南投、雲林縣市政府共同協辦,集結中部五縣市的政府代表、法界專家與基層實務工作者。盧市長表示,透過論壇,五縣市可互相學習、精進制度,讓調解更貼近民眾生活。


盧市長表示,台中市一年的調解案件約有23089件,去年調解成功案例高達96.1%,是「溫暖台中、親如家人」理念的最佳實踐,能在紛爭中化解誤會、促進和諧,調解工作專業且具挑戰,須依靠委員的智慧與耐心,除了感謝五縣市調解夥伴齊聚交流外,特別肯定潭子區調解會主席劉興榮的號召與籌劃。市府將持續與中央及各地方合作,強化基層法治、優化制度設計,並鼓勵更多民眾參與,讓調解成為民眾最信賴的依靠。


台中市政府法制局長李善植說明,論壇開場由潭子區調解會劉興榮主席與西屯區調解委員湯順科委員分享實務經驗,協助民眾從對立走向共識,真實呈現基層調解工作的挑戰與溫度。而座談環節聚焦四大制度議題,邀請前台北地方法院法官鄭麗燕、台中地方檢署檢察官張凱傑、三元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林三元,以及潭子區調解會主席劉興榮擔任與談人,針對「合意自由」、「倫理規範」、「案件績效」及「任用標準」等關鍵面向進行深入交流與實務反思,從不同角色立場提出制度優化方向,最後由法官學院張升星院長進行專家總結。他指出,調解制度不應僅以案件數量作為績效評估,更應回歸其核心價值──為人民建構一個公平、有效且可信賴的對話平台。


台中市政府民政局長吳世瑋補充,調解制度是基層民政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地方公權力與人民溝通最直接的窗口。民政局將持續與各區調解會緊密合作,結合地方實務經驗與制度改革動能,強化倫理規範、精進任用制度,讓制度更加健全、專業且富有人情味,共同打造一個更具韌性與對話文化的社會。
法制局強調,調解制度是連結司法體系與地方治理的重要橋梁,制度的改革不應止於數據提升,應回歸為人民建立一個公平、有效、可信賴的對話平台的初衷。今日論壇提出的實務觀察與制度建議,將成為未來推動政策與跨縣市合作的重要參考。


今日論壇,包含盧市長、法制局長李善植、民政局長吳世瑋、司法院民事廳專門委員朱健文、法務部法律事務司科長王鉉驊、內政部民政司專員陳治仁、台灣台中地方法院審判長吳俊螢、台灣台中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鄭葆琳、苗栗縣政府行政處科長李次耕、彰化縣政府民政處科長李江全、南投縣政府秘書吳敏華、雲林縣政府民政處科員劉素蘭,以及台中市、苗栗、彰化、南投、雲林等縣市的調解會主席均踴躍出席,展現對調解制度永續發展的高度共識與支持,也感謝潭子區調解會劉興榮主席全力策劃與出資贊助,是活動順利圓滿的關鍵推手之一。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部五縣市調解制度論壇今登場 盧市長:縣市攜手合作 讓調解制度更包容、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