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見證自行車跨橋創新工法與生態典範!內政部組團觀摩台中「綠空廊道」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為推廣優良公共工程及促進經驗交流,內政部今(1)日舉辦「114年優良公共工程觀摩計畫」,特別參訪台中市「綠空廊道(潭子區74號橋下)串聯自行車跨橋工程」。該工程以創新橋面板工法與生態共融理念聞名,在113年度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4屆金質獎土木類優等獎。今日由內政部工程施工查核小組召集人范琳珮帶領逾80位同仁與市府建設局長陳大田率領團隊進行深入交流,對台中市在公共工程品質與市政建設上的卓越成果給予高度讚譽。

市府由建設局長陳大田率團隊進行交流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自鐵路高架化後,市府積極活化舊有閒置鐵路土地,打造台中市全長21.7公里、最具特色的「綠空廊道」;此次內政部參訪的「潭子區環中東路自行車跨橋」,不僅是一項綠色交通建設,更在施工期間成功結合工程創新與生態保護,在保障市民通行安全的同時,也兼顧環境永續;該跨橋不僅是綠空廊道全線串聯的最後一哩路,也象徵台中市邁向低碳城市的重要里程碑。

陳局長向眾人介紹工程推動歷程

陳局長指出,該座橋梁採用最新的「SC-DECK」模板技術,並以「深基礎、鋼結構、弧形工法」三大特色為亮點。工程採井式基礎,確保結構穩固安全;鋼構墩柱設計則保留橋下通透感;主橋以弧形工法打造平緩坡度與優美線條。此外,施工前亦將原有105株喬木妥善移植,充分落實對自然生態的尊重與保護。此橋是一項兼具功能與美感的典範工程。陳局長表示,感謝內政部選擇台中市作為優質工程觀摩標的,再次肯定台中市在公共工程領域落實職人精神的成果。

透過實際觀摩走訪,了解工程細節

建設局強調,此次內政部的觀摩活動,不僅肯定了台中市公共工程的成果,也肯定建設局長期在工程品質管理與創新上的努力。未來,建設局將持續投入心力,借鏡歷次優良工程的成功經驗,推動更多優質且永續的公共工程,為台中市民打造更宜居、更美好的城市空間。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見證自行車跨橋創新工法與生態典範! 內政部組團觀摩台中「綠空廊道」

Related Posts

1 of 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