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賴清德喊敵國 台灣準備好了?

總統賴清德今年三月在總統府敞廳召開記者會時表示:「數十年來,中國併吞臺灣、消滅中華民國的野心,從未有一天改變過。不僅持續文攻武嚇,對臺灣社會的統戰滲透也日益嚴重。自2005年中國頒布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將武力併吞臺灣視為國家任務,到去年六月又發布所謂的《懲獨22條》,把所有不接受『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人,都視為懲戒對象,並以此作為傷害臺灣人民的藉口。」

總統向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獻花。(圖/總統府)

然而,中國對臺灣的基本態度,一直以「和平統一」為優先選項。但「不放棄武力統一臺灣」,其原因在於預防臺獨勢力阻斷兩岸統一的途徑,這在《反分裂國家法》中已有明確說明。此舉確實對臺獨形成阻遏。否則,賴清德自稱「台獨金孫」,為何執政逾一年,雖敢推動罷免全體藍營立委(不分區除外),卻始終不敢發動「臺灣獨立公投」?

事實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自視為「中國」,只是彼此都將對方視為「國內叛亂組織」。這種立場早已分別寫入雙方的憲法,且得到聯合國絕大多數會員國的認定。聯合國2758號決議主張「臺灣是中國的一省」,並視中國仍處於內戰狀態,因此逐出台灣的代表,改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如今,臺灣既不與大陸談判統一,也未宣布獨立(因為世界大多數國家仍認為臺灣屬於中國,即使想獨立也辦不到),這正是大陸制定「懲獨22條」的背景。既然認定臺灣屬於中國,中國自然不可能容許臺灣獨立。這情況就像夏威夷或加州雖然有人鼓吹獨立,但美國聯邦政府從未同意過一州自行脫離。臺灣社會部分人士,恐怕想得太簡單了。

回顧歷史,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降伏文書》,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該公告明白指出,《開羅宣言》的條款必將實施,而宣言中載明「將臺灣、澎湖列島歸還中華民國(即中國)」。只是今日的局勢,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取代中華民國,就如同中華民國曾取代清朝,清朝取代宋朝,歷史更迭從未徵詢過人民「是否同意」。

總統向烈士遺族代表握手致意。(圖/總統府)

賴清德的這種單方面官方定調,確實帶有不同的政治意義與法律涵義。他將中國直接定義為「敵國」,其意涵幾近於對中國宣戰,也頗有當年國民黨「宣布戒嚴、動員戡亂」的意味,將中共視為「叛亂集團」。

然而,將中國定位為「敵國」,與中華民國憲法中將共產黨視為「叛亂組織」的定位,已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照理說,這樣的重大轉變應由國民大會立法決定;即使國民大會早已凍結,也應交由立法院代表民意來決議,而非由賴清德一人單方面決定。若真如此,臺灣的「民主」恐怕將逆轉為「獨裁」。

尤其,臺灣人民普遍具有避戰、怯戰的心理特質,如今賴清德將中國視為「敵國」,等同形同宣戰。這意味著要讓臺灣人民流血流汗去打仗,而自己的子女卻遠在美國安然生活。試問,被剝奪立法權的立委該作何感想?那些可能被徵召上戰場、面臨家破人亡的百姓,能心服嗎?(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賴清德喊敵國 台灣準備好了?

Related Posts

1 of 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