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AI巨頭OpenAI與晶片大廠超微(AMD)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OpenAI將取得AMD約10%的潛在股權,雙方還將攜手展開規模高達6吉瓦(GW)的AI運算晶片部署計畫。受此消息激勵,AMD股價週一暴漲23.71%,創下近年最大單日漲幅。
根據雙方週一共同聲明,OpenAI未來數年將部署AMD旗下Instinct系列GPU(圖形處理器),涵蓋多代硬體產品,初期將於2026年下半年啟動首波1GW的運算能量建置,並逐步擴展至6GW的總部署目標。這將成為AI產業中規模最大的單一GPU採購與合作案之一,意味OpenAI將不再完全依賴輝達(NVIDIA)的供應鏈。
OpenAI總裁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接受CNBC節目《Squawk on the Street》專訪時指出:「我們必須這麼做,這對我們的使命至關重要,若要真正服務全人類,就必須具備足夠的運算能力。」坦言,由於目前算力不足,公司已無法推出許多潛在可創造營收的新功能與服務。
《CNBC》報導指出,這次合作除硬體部署外,AMD同時向OpenAI發行最高1.6億股普通股的認股權憑證(warrant),行使條件與部署進度及股價表現掛勾。第一階段將於首個1GW部署完成時生效,隨後隨著OpenAI達成6GW運算目標與技術、商業里程碑陸續釋出後,逐步解鎖其餘股份;若OpenAI最終全額行使憑證,預估將取得約10%的AMD股權,成為該公司具影響力的戰略股東之一。
市場分析指出,OpenAI此舉顯示其意圖降低對輝達的依賴,並加速掌控自家AI模型訓練與部署的算力資源。自ChatGPT問世以來,OpenAI運算需求飆升,外界估算其伺服器集群功耗已接近2GW;此次與AMD的合作,象徵AI運算基礎設施進入「多晶片供應商時代」。
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在聲明中表示,此次合作不僅展現AMD Instinct晶片的高效能與能耗優勢,也將推動AI生態系的多元化與競爭力。她強調,公司將與OpenAI密切協作,確保運算資源可支持未來更龐大的模型與推論工作負載。
業界預期,隨著OpenAI持續擴充基礎設施、開發新一代多模態模型(如GPT-5與Sora),其對運算力的需求將以倍數成長。此次合作除提供長期穩定的晶片供應,也有助於分散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風險。雖然OpenAI未透露交易具體金額,但外媒引述內部人士消息指出,此案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投資人普遍解讀為AI基礎建設新一輪資本支出周期的開端。
AMD股價週一收於每股約193美元,單日上漲23.71%,成交量飆升逾三倍。分析師認為,若OpenAI順利行使所有認股權,AMD市值將迎來進一步提升,同時有望挑戰輝達在AI加速晶片市場的長期主導地位。


對於這項「喜訊」,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卻在臉書逆風貼文指出,「AMD發10%幾乎無成本股票(一股一美分,如果用市價200美元乘以160mn shares 來算,相當於AMD送客戶Open AI 300多億美元來買自己的晶片)給Open AI來買AMD 還沒上市的MI450 AI晶片嗎? 今天盤前超漲30%,dilution 10%,現賺20%,永動機投資槓桿玩到極致,AI泡沫越吹越大」。
陸行之進一步分析,「供應商可能還有在排隊(不知道博通,Oracle,CoreWeave,Nebius,台灣伺服器大廠會不會也在排隊等送錢/送股票來換訂單),山姆小弟顯然比谷歌Sergey ,臉書祖克柏,亞馬遜Benzos,特斯拉老馬哥還會玩資本市場炒作市值,上市前就快要成為兆美元市值公司了」。陸行之更反問,沒錢的透過各種永動機投資槓桿跟晶片供應商拿錢買產品,建立無成本數據中心,現在要看有錢的谷歌,臉書,亞馬遜如何應對,淡定還是做copycat跟著加碼梭哈?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