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重大災情,48歲的桃園市蘆竹區挖土機行老闆林鴻森在災害發生隔日即率領員工與姪子,載著小山貓與小型挖土機前往災區救援。林鴻森在救災過程中左腳不慎被刺傷,但仍堅持救災工作,直到第8天身體不堪負荷才就醫。
據同行夥伴表示,林鴻森在救災期間從不喊累,「白天也幹、晚上也幹」,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林鴻森在救災第8天才因身體不適前往門諾醫院就醫,診斷發現左腳傷口感染。經初步治療後,林鴻森一度病情穩定,但左腳感染部位持續腫脹,於10月4日轉送林口長庚醫院。
不幸的是,林鴻森在轉院途中雖意識清楚,但抵達醫院時突然昏迷。儘管醫護人員全力搶救,林鴻森仍因敗血症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於10月6日中秋夜不幸過世,成為首位殉職的救災志工。
林鴻森的離世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總統賴清德、桃園市長張善政等人都前往靈堂致意。家屬於10月9日發表聲明,對社會各界的關懷與慰問表達誠摯感謝,同時希望能有更多時間靜心陪伴父親。
家屬表示,將依法申請公部門發放的慰問金與喪葬補助,但不接受任何公益團體募款。他們期望各界能將這份愛心與善意,化為對社會的關懷與助力。
根據協助治喪的桃園市龍福禮儀公司表示,林鴻森的靈堂每日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家屬將遵照林鴻森的遺願,於10月22日舉行家奠禮後火化入塔,整個過程不對外公開。
林鴻森生前與越籍配偶育有一對剛成年的子女,並與70多歲的母親同住。他平時工作忙碌,但總會抽空回家照顧母親。林鴻森的離世令其母親二度白髮人送黑髮人,悲痛不已。
林鴻森捨己救人的精神感動了無數國人,被譽為「挖土機超人」。他的犧牲不僅彰顯了台灣人民在災難時刻互助互愛的精神,更成為台灣最美的風景。林鴻森的事蹟將永遠被人們銘記,他的大愛精神也將繼續激勵更多人投入救災與社會公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