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9)日下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社會局、衛生局、教育局、警察局與勞動局「暖心照顧攜手網住-時刻守護脆弱家庭」專題報告後表示,市府積極為脆弱家庭提供整合性支持,結合民政、社政與警政等多方資料庫,透過跨局處協作找出高風險家庭與族群,並建立預警機制,在危機發生前及早介入,打造緊密的社會支持網絡,讓每一個需要被看見的家庭,都能獲得及時支持與溫暖陪伴。
張善政指出,資料整合是社會安全網的基礎工程。如轄內原住民族群或可藉由各局處的資料整合,掌握更細緻的遷移與分布資訊,並於未來納入社會安全網運作。

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桃園在風險辨識與預警機制的進展,已領先多數縣市,甚至超越中央。市府不是在問題發生後才進行末端處理,而是提早進行「風險辨識」,在青少年可能發生問題前即切斷鏈結。目前市府已擇定幾所學校進行合作,導入跨局處資源,從就學、就業與社會支持三面向,提供必要的幫助。
副市長王明鉅表示,桃園仍有許多青少年因就學意願低、家庭環境或交通等因素,難以回歸主流教育體系。教育、社會、警政及勞動等部門應共同合作,設計彈性支持方案,降低風險累積,讓青少年重新連結教育與職涯。
副秘書長金志聿指出,桃園長期推動智慧城市與大數據應用,突破「資料孤島」限制,使高風險族群輪廓更為清晰,成為推動預防性社會政策重要依據。警察局以「青春啟航-少年資源整合通報系統」榮獲首爾智慧城市獎及亞太永續行動獎雙料銀獎,不僅展現警察局的努力成果,也凸顯跨局處資料串聯的重要性。
社會局長陳寶民指出,脆弱家庭服務具多元及複雜性,須仰賴跨局處合作與社會共同參與。社會安全網的核心精神不僅是事後補救,更在於前端預防與即時通報。目前桃園全市13區已設置15處家庭服務中心,為全國社福中心設置密度最高縣市,在113年度中央社會安全網考核中,脆弱家庭服務滿3個月通報與保護案件指標項目,獲得全國第一。

警察局長廖恆裕說明,桃園以跨局處資料合作模式參加國際獎項,榮獲「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殊榮。這是警察局、社會局、教育局、衛生局、勞動局、原民局、交通局及少輔會等8個單位共同努力的成果。未來將持續深化大數據應用,強化治安與社會防護合作,打造更完善的社會安全體系。
市府積極為脆弱家庭提供整合性支持,整合社會、教育、衛生、警察與勞動等多局處資源,透過三級輔導、專業協作與多元服務,為困境家庭提供全方位支援。其中,教育局強化學校輔導體系,警察局建置少年資源整合通報系統,社會局與勞動局則推動就業服務,聯合進行共案合作,衛生局與社會局則攜手應對精神衛生及共病議題;環保局亦推動《住宅囤積行為處理自治條例》,力求解決脆弱家庭發生的社會滋擾議題,展現桃園在守護弱勢家庭、整合社會資源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