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議會今(13)日進行都市發展局及地政局工作報告,國民黨籍市議員凌濤針對可負擔住宅議題質詢。凌濤指出,可負擔住宅是都發局長江南志率領市府團隊參考國外經驗後,提出的創新住宅政策解方。它透過封閉市場買賣制度,讓青年用合理價格購屋,未來也只能回售給政府,避免投機客炒作空間。根據市府估算,可負擔住宅的房貸負擔率,將會控制在薪資3成內,對年輕人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凌濤表示,桃園第一批自建社會住宅,自2019年10月啟用至今,已經服務六年,部分房屋陸續進入維修期。因此,請都發局擬定相關的標準,針對現有社宅進行盤點,如果有正常使用年久損壞、折舊的部分,就請相關單位進行完整的維護、修繕,確保社宅的長久使用,也讓入住社宅的市民朋友,都能享受最安穩的居住環境。
凌濤進一步提到,目前市府規劃在南桃園A20、A21、體育園區等三處率先推動可負擔住宅,他樂見其成;同時他也建議,除了南桃園外,北桃園也是人口移入重點區域,可負擔住宅也應將中路及捷運綠線G12、G13、G14周遭都市計劃區,等三處納入進行規劃。此外,凌濤也要求,可負擔住宅的相關自治條例,要在今年底完成法規審議,並在明年議會第一個正式會期送中央審查。
凌濤強調,可負擔住宅的核心精神,正是交易市場閉鎖,讓這些住宅能 「完全去商品化」,回歸純粹的住宿本質,避免投機客炒作。因此,他強烈要求,必須有嚴格的監督、審查機制,確保可負擔住宅交易全閉鎖,才能達成居住正義初衷。
凌濤認為,可負擔住宅是引領全台的政策,如果桃園實行成功,將會讓可負擔住宅與一般市場住宅、社宅共同形成一個「完整住宅體系」,給予桃園市民更多居住選擇,更成為全國標準與模範。目前中央以及相關民間組織,都注意到桃園推行的可負擔住宅,並進行相關討論。因此,凌濤也呼籲市府,未來在自治條例送交中央審查時,要積極與內政部溝通,爭取支持,杜絕任何內政部「卡桃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