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國人最怕3種病!南山人壽白皮書揭密 尹崇堯:擬設健康服務子公司

你知道國人最擔憂心哪3種疾病嗎?南山人壽與工研院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今(15)日發布首份《2025永續健康白皮書》,揭露國人最擔憂的是癌症,比例高達75%,名次跟2024年的調查結果一樣;其次是失智症,占比達67%,比去年調查的44%大幅提高,名次也躍居第二,而且年輕世代的擔憂程度最高;第三名是心血管疾病。(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至於長照需要多少準備金?平均來看,受訪者預估需求為682萬元,但平均只有準備353萬,缺口仍有329萬元。

而且,逾3成年輕世代尚未開始準備、年輕人長照準備缺口更高達447萬元;反觀有照顧經驗者對長照準備最積極,高達86%有經驗者已開始準備,顯示照顧經驗幫助他們更早行動。

在長照規劃工具方面,國人有55%選擇保險、40%選擇股票基金、24%選擇銀行定存。

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指出,目前長照理賠約佔16%,主要原因是長照險開賣大概只有10多年,真正的理賠風險還沒有出現,但從南山理賠資料可看到,65歲以下佔45%。再從長照支出來看,每個月大概要花3萬3千多元,但保戶平均保額只有1.6萬,如果有更大需求的話,其實保障是遠遠不足。 

尹崇堯說,南山未來可以再做一些努力,首先是設計更貼近日常生活的外溢保單。不管是穿戴裝置的回饋,鼓勵保戶繼續維持健康,或設計更多的外溢獎勵機制;第二個努力方向是針對民眾的保單保障不足,南山希望盡力協助保戶去縮短缺口,讓大家面臨可能的失智風險時,有充足的準備。

尹崇堯說,第三是希望將醫療險的長期保障承保年齡,能夠延長至100歲,減少保障缺口。

「第四個面向是更彈性跟客戶、合作廠商合作,擴大健康守護圈的影響力,所以計劃年底到明年初,設立一個健康服務的子公司,希望未來大家想到南山人壽的時候,不只是單純的財務補償,而是更多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尹崇堯(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說。

尹崇堯說,成立健康子公司,可以更有彈性地跟廠商合作,提供專屬保戶的方案,定位接近平台合作,不排除針對銀髮經濟下的住宅式或日照式機構服務提供,為保戶提供更多服務,不排除機構型的實務理賠,但方案還要做更多討論。

尹崇堯說,跟銀行、投信、證券業,都有策略聯盟,甚至轉投資機會,合作來提高資產管理的能力,協助保戶百歲人生的因應。進一步說,投資型商品就是很好的合作面向,另外,壽險公會也有提到指數連結型保險,這個涉及指數選擇能力,避險策略,要花點心力來討論。

但他也再度點出,醫療通膨正以每年8%-12%速度成長,政府、民眾、保險公司,如何合理分擔,是下階段各界要討論的議題。

回頭來看《2025永續健康白皮書》,點出失智威脅正在加劇,塑膠微粒與睡眠不足都是失智危險因子,據研究指出,睡眠品質不佳,將會造成思考力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退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失智的風險增加約43%。

另外,聽力障礙、缺牙、語速變慢、獨居等等,也都是失智風險增加的因子。(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今年調查發現,高達50%國人曾失眠,且21%國人依靠助眠藥物;不只睡眠品質差,塑膠微粒更充斥民眾日常,又以年輕世代(18-30歲)最嚴重,42%年輕世代週週吃微波食品、43%週週喝瓶裝水,並有超過60%每週使用1-2次以上免洗餐具,反觀熟齡世代(51歲以上)近半數習慣自備餐具。 

調查發現,有19%國人幾乎不運動,且女性運動量偏低,超過半數女性每週運動少於1小時;調查也發現,熟齡世代運動最勤勞又持之以恆,熟齡世代當中有36%每週運動超過3小時,且有35%已維持5年以上運動習慣。

收入跟運動有關聯嗎?調查顯示為正相關,超過66%高收入者(月收入10萬元以上)每週運動達1至3小時以上,表現優於其他族群,運動習慣也維持得最好,34%高收入者已連續維持運動習慣超過5年。

調查發現,約4成受訪者半夜12點後才就寢,且28%睡不到5小時。

飲食習慣方面,國人難擋「快樂熱量」魅力。49%國人每週至少吃一次甜食,每週五次以上者也有7%;另外,25%國人每週都吃油炸物,年輕世代更有4成週週都炸。然而少油炸、減少攝入精緻糖,有助控制膽固醇與血糖,目前國人飲食習慣恐與健康背道而馳。

調查發現,中壯世代(31-50歲)社交頻率比年輕世代、熟齡世代低,15%中壯世代每月幾乎沒有和朋友或家人聚會,堪稱最孤獨的世代。

而牙齒是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門戶,逾5成國人沒有半年定期看牙醫的習慣,甚至25%國人牙齒出問題才就診,在熟齡世代中比例更高達28%,大幅增加高齡缺牙的風險。

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指出,失智有很多早期風險因子,可否找出,並在保單設計外溢機制,例如牙齒保健,這算是失智重要風險因子,可否選個險種,針對高風險保戶,如果願意洗牙,照顧身體,不管是保額增加或是紅利積點提高,讓預防重於治療,設計進保單裡,早期控制因子,降低罹患失智風險,日後保單設計會朝此方向。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