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白沙屯媽祖停轎眷顧的竹北市仁義市場經第一階段改造成果,讓菜籃族驚喜不已。(圖/記者蔣彤雲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張建奎/新竹報導】
被白沙屯媽祖停轎眷顧的竹北市仁義市場,經第一階段改造成果,從招牌更新到大小客廳的設置,讓採買民眾不只能歇腳休憩,也能閱讀怡情、享受片刻靜好,讓菜籃族驚喜不已。
竹北市長鄭朝方今(15)日開箱表示,雖然這稱不上全台灣最豪華的改造,但是這是最暖心以及誠意的改造,過去受限於經費,僅能進行局部改善,市公所成功向經濟部爭取1450萬元補助,另自籌超過290萬元,推動更具整體性的規劃。
▲被白沙屯媽祖停轎眷顧的竹北市仁義市場經第一階段改造成果,讓菜籃族驚喜不已。(圖/記者蔣彤雲攝)
第一階段以室內空間為主,重點包括:一、攤招設計:採用暖色系與簡約質感風格,注入美學概念,打造視覺一致且具特色的攤位招牌,有效提升市場整體氛圍。二、指示牌更新:導引系統清晰,改善以往消費者容易迷航的問題,讓市場動線更順暢、導覽更直覺。三、新增大小客廳:除了設有沙發聊天區、中島休息區,更貼心設置手機充電座;竹北專屬的香氛在這裡也悄悄飄散,而大客廳還有親子之間,營造放鬆舒適的氛圍。
▲被白沙屯媽祖停轎眷顧的竹北市仁義市場經第一階段改造成果,讓菜籃族驚喜不已。(圖/記者蔣彤雲攝)
仁義市場自治會會長郭蕊珠提到,統一設計的攤招不僅提升市場整體形象,也讓攤商更願意主動維護自身環境
,大小客廳的開箱更是攤商與採買民眾熱烈討論的話題,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親身體驗,雖然仁義市場尚未全面完工,但已吸引更多消費者前來,攤商業績成長逾一成,對未來整體完工充滿期待。
鄭市長指出,仁義市場雖然是傳統市集,但團隊努力打造出百貨等級的生鮮市場,希望能吸引年輕人走進市場
、認識在地,更進一步把客廳搬進市場裡,並且擺放各式雜誌,包含時尚、旅遊、美食、建築與室內設計等主題,並會定期更換,營造整體放鬆舒適的氛圍,讓市場不只是採購場所,更是生活共享的場域。
事實上,洗手間已於112年先行完工,如今將前期設施進行串聯,竹北市公所將持續推進各項改善,讓仁義市場蛻變為一座兼具質感、美學與指標性的現代化傳統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