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政府兩年多審查的美商加熱菸,今(17)日終於正式合法上架販售,全台特定超商一早就湧現排隊人潮。台北市政府與國健署兵分五路同步展開稽查,沒想到商品上架不到半小時即全數售罄,稽查人員無貨可查,只能宣導菸害防治法。
「終於不用偷偷從國外帶了!」九點就在店內排隊等待購買的上班族陳先生開心地說,過去每次出國都要想辦法夾帶回來,過海關時還得提心吊膽怕被查緝。他笑稱,能在台灣合法購買,「這一天等了太久」。另一名民眾李小姐也說,以前買水貨要多花近一倍價格,還擔心是假貨、沒品質保證,現在能安心的消費,相應的稅收還能支應社福政策,真的要給政府一個讚。
↑圖說:經過政府兩年多審查的美商加熱菸,今(13)日終於正式合法上架販售,全台特定超商一早就湧現排隊人潮。台北市政府與國健署兵分五路同步展開稽查,沒想到商品上架不到半小時即全數售罄,稽查人員無貨可查,只能宣導菸害防治法。(圖片來源:排隊民眾提供)
由於過去未開放合法販售,市場早已被水貨與走私充斥。消費者抱怨,價格高昂、來源不明,還讓政府稅收一年流失超過百億元。如今合法產品上架,菸稅與菸捐終於能「回歸正軌」。
依據財政部預估,加熱菸課徵的菸稅與健康捐,每年可為國庫與健保挹注逾200億元。醫師蔡豐州也指出,這筆收入可望補上健保長年短缺的缺口,「讓火燒屁股的健保財源,讓不燃燒的菸品帶來的稅捐滅火和舒緩健保壓力,也能改善醫護人員待遇」。
蔡豐州表示,菸害防制法早在112年3月22日施行,但主管機關以「健康風險評估」為由技術性延宕兩年,「修法通過卻不讓產品上市,等於自己關上家門不收錢,還喊沒錢」。他肯定政府這次展現魄力,依法讓加熱菸上市,「不再讓制度空轉,這是務實、也是勇氣」。蔡豐州強調,加熱菸並非「無害」,但在風險控制上是一項「減害替代」,同時能導正市場秩序、抑制非法水貨橫行。
↑圖說:「終於不用偷偷從國外帶了!」九點就在店內排隊等待購買的上班族陳先生開心地說,過去每次出國都要想辦法夾帶回來,過海關時還得提心吊膽怕被查緝。他笑稱,能在台灣合法購買,「這一天等了太久」。另一名民眾李小姐也說,以前買水貨要多花近一倍價格,還擔心是假貨、沒品質保證,現在能安心的消費,相應的稅收還能支應社福政策,真的要給政府一個讚。(圖片來源:排隊民眾提供)
「今天賣掉的每一盒,都是政府稅收、健保財源的新起點。」蔡豐州說,這一步象徵政府終於讓科學、法治與財政邏輯回歸正軌,也讓全民看到改革的決心,「這不只是加熱菸上架,更是健保財源的一場及時雨」。
至於外界對加熱菸上市的疑慮,國健署回應,該署依據《菸害防制法》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審查通過者始得上市,並強調產品仍屬「菸品」,應納入既有管制體系中。國健署表示,將持續監測產品對公共健康的影響,並加強查核標示、廣告及販售通路,確保業者依法營運、消費者清楚辨識。同時呼籲民眾「不吸菸、不嘗試新型菸品」,才是維護健康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