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高科「第一」30年 植栽風鈴木、珍視回顧展、百桌捐款助學 千名校友見證榮耀傳承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由第一科大、高雄海大、高應大三校合併的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今年邁入併校第8年,其中的第一科大創校30年、高應大62年、高海大79年。校方也在今天於第一校區舉辦「第一科大三十週年紀念活動」,第一科大創校校長谷家恆、前校長陳振遠都專程返校,與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校友總會長朱溥霖、前總會長譚本榮、副總會長黃培倫,副校長吳忠信(新校長當選人)、郭俊賢、李嘉紘,以及第一校區的師長、校友,在校園植30顆的風鈴木、揭幕歷史回顧展、席開百桌募款200萬元助弱勢學生基金,以及舉辦民歌演唱會,逾千校友重回母校懷抱,更感溫馨歡樂。

今天的慶祝活動,由原第一科大校友會理事長譚本榮及高科大EMBA菁英交流協會會長黃培倫共同發起並贊助,邀請歷任校長、退休師長、在校教職員及校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母校「第一」三十年的榮耀傳承。

三拾三蒔風鈴木園區揭牌植樹 象徵希望與傳承

上午第一場的「三拾三蒔」風鈴木園區揭牌暨植樹儀式,在第一校區行政大樓東側廣場舉行,高科大校長楊慶煜、第一科大創校校長谷家恆、前校長陳振遠、高科大校友總會長朱溥霖及歷任理事長、副校長、院長、系主任、系友會長等共同植下三十棵的紅花風鈴木。風鈴木象徵「希望」與「珍惜當下」,園區以三十棵風鈴木為起點,寓意第一校區三十年的耕耘與成長。

風鈴木園區命名「三拾三蒔」,當初學校舉辦徵選活動,吸引逾兩百位校內教職員及校友踴躍參與,最終由文化創意產業系學生廖子涵以創意名稱「三拾三蒔」脫穎而出,上午也接受校長楊慶煜的頒獎感謝。

總會長朱溥霖表示,「三拾三蒔」結合「三十週年」與「蒔」的播種之意,象徵「珍視過去、播種未來,再遇見幸福!」展現高科大延續教育精神與永續發展的決心。

校長楊慶煜致詞時表示,第一校區自創校以來,始終秉持「敬業、樂群、卓越、創新」校訓,培育無數優秀人才,為國家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回顧三十年前,為回應亞太營運中心的人才需求,於1993年成立「國立高雄技術學院」籌備處,並於1995年正式創校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2018年第一科大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合併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產學合作與研究能量自此大幅提升,學生人數更躍居全台科技大學之首。

圖/高科大校長楊慶煜談到原三校各有特色,成就如今高科大的壯大。(記者陳雯萍攝)

楊慶煜強調,今日高科大的榮耀,正是歷屆師長與校友無私奉獻的成果,期盼大家持續攜手,延續高科的榮光與精神。

圖/高科大校長楊慶煜與師長、校友代表,種下30棵的風鈴木。(記者陳雯萍攝)

圖/第一科大創校校長谷家恆離開學校18年後,第一次重返校園,參與植樹,認為意義重大。(記者陳雯萍攝)

活動發起人譚本榮表示,能在母校三十週年之際參與「三拾三蒔」風鈴木園區的規劃與啟用,深感榮幸與感動。他指出,母校長年致力於培育優秀人才,奠定校友在職場與人生的堅實基礎。此次捐植三十棵風鈴木,不僅象徵母校三十年的成長與傳承,也代表校友對母校的感恩與祝福。

他說,「三拾三蒔」寓意「三十而立、持續耕耘」,期盼成為高科人共同的精神象徵與校園新地標。

珍視第一回顧展登場 重現三十年辦學光輝

為回顧第一科大的辦學歷程,學校特別舉辦「珍視第一:第一30週年回顧展」,自10月18日至12月31日在第一校區圖書資訊館二樓展出。展覽以「第一30・璀璨依舊 續寫高科」為主題,規劃文物展區、影像紀錄牆及打卡區,展出歷年師生活動、重要事件與珍貴文物,完整呈現三十年來的發展軌跡與教育成果。

圖/在第一校區圖書館啟用的30週年歷史回顧展,第一科大創會校長谷家恆(右4)、前校長陳振遠(左2)、高科大校長楊慶煜(右3)、校友總會總會長朱溥霖(右1)、前校友總會長譚本榮(左1)一起合影,象徵永續與傳承。(記者陳雯萍攝)

在致詞時,創校校長谷家恆談到,從籌備、創校到離開,在第一科大12年的時間,見證了學校的成長。

而前任校長陳振遠談到初到學校時,只有幾棟校舍,偌大的校區,一片黃沙滾滾,坐在吉甫車上巡視校園,常常搞不清楚我所在的位置就是校園,所以,他當在校刊寫道:「我在高技留下阿姆斯壯的腳印」,來形容創校時的篳路藍縷。但如今你難以想像校園這麼漂亮。

圖/前校長陳振遠談起第一科大,如數家珍。(記者陳雯萍攝)

圖/在第一校區圖書館啟用的30週年歷史回顧展開幕。(記者陳雯萍攝)

他也談到當初由高雄技術學院要改名科大時,因為「高雄」科大兩個字已經被他校取走,當在校內進行票選,最終選出「第一」兩個字,他談到秘辛說,當時取「第一」也遭來他校的不滿,最後,教育部下令其他縣市的大學改制,不可以再取「第一」,這也讓「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成為全國唯一的「第一」。

圖/高科大校長楊慶煜、第一科大創校校長谷家恆在廣告牆上題名留念。(記者陳雯萍攝)

他也談到三校合併的艱辛,特別感謝楊慶煜校長過去8年的領導,並強調「現在的高科大,將來有機會成為國際知名大學,我充滿期待!」

圖/高科大校長楊慶煜在第一科大30年的校友回娘家餐會中致詞。(記者陳雯萍攝)

第一科大創校校長谷家恆則指出「三個學校合併到今天已經8年,也有非常好的進展。剛剛聽到楊校長報告,還有爭取到許多新的場所,這對學校有很大的幫助。楊校長很辛苦,因為他要去爭取資源繼續來建設,不過這對學校的前景來講,非常的光明。我們期待也看到這個學校越來越發展,因為我們不甘心做第九名、第十名,我們應該更好才對。」

圖/谷家恆肯定校長楊慶煜把併校任務做的相當好。。(記者陳雯萍攝)

隨後,在校史回顧的導覽時,陳振遠校長看到許多照片,當場馬上細說從前,而在玩學校地圖「拼拼樂」時,他還能糾正地圖的錯誤,表示這是當初建校規劃的設計圖,但實際上有兩棟大樓並沒有興建,也看出他對第一科大校史的如數家珍。

校友回娘家百桌募款餐會 共創教育善循環

中午校友回娘家午宴於學生活動中心二樓體育館盛大舉行,席開百桌,逾千位師長與校友共襄盛舉。活動開場,以歷任校長及校友總會長(理事長)帶領的創意動物派對進場揭開序幕,受到校友們的熱烈歡迎。

圖/中午在第一校區活動中心席開一百桌,逾千名師長、校友齊聚,見證併校前身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走過的三十年。(記者陳雯萍攝)

圖/中午在第一校區活動中心席開一百桌,逾千名師長、校友齊聚,見證併校前身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走過的三十年。(記者陳雯萍攝)

一上到舞台,在主持人的帶領下,全場大跳舞,不管是老校長、校友總會長,都跟著節奏舞動,也讓台下的校友們見到平時不苟言笑的師長們輕鬆的一面。

午宴活動的重頭戲,是為了幫助弱勢學弟妹的就學,所進行的募款活動。發起的第一科大校友會理事長譚本榮及高科大EMBA菁英交流協會會長黃培倫表示,學校原本設有學生的獎助學金,但名額有限,而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很多,希望發揮校友的力量,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學生。

圖/活動也舉行愛心募款,除了陳政任特聘教授(前副校長)捐助計畫結餘款100萬元,由總會長譚本榮、黃培倫會長、校友及EMBA學長姐踴躍響應,再捐助一百萬元,來幫助弱勢的學弟妹就學。(記者陳雯萍攝)

所以,除了學校南區毒災應變諮詢中心主任陳政任特聘教授(前副校長)捐助計畫結餘款100萬元,現場校友們踴躍捐輸,在譚本榮與黃培倫的號召下,許多校友與EMBA學長姐都熱心響應,紛紛以行動支持教育助學,並讓本次募款總金額達到200萬元,所有善款將全數作為經濟不利學生之獎助學金,充分展現高科人「取之於社會、回饋於教育」的精神。

圖/活動也舉行愛心募款,除了陳政任特聘教授(前副校長)捐助計畫結餘款100萬元,由總會長譚本榮、黃培倫會長、校友及EMBA學長姐踴躍響應,再捐助一百萬元,來幫助弱勢的學弟妹就學。(記者陳雯萍攝)

圖/活動也舉行愛心募款,除了陳政任特聘教授(前副校長)捐助計畫結餘款100萬元,由總會長譚本榮、黃培倫會長、校友及EMBA學長姐踴躍響應,再捐助一百萬元,來幫助弱勢的學弟妹就學。(記者陳雯萍攝)

圖/活動也舉行愛心募款,除了陳政任特聘教授(前副校長)捐助計畫結餘款100萬元,由總會長譚本榮、黃培倫會長、校友及EMBA學長姐踴躍響應,再捐助一百萬元,來幫助弱勢的學弟妹就學。(記者陳雯萍攝)

其中,捐款最高額者,包括:高科大校友總會總會長朱溥霖、副總會長黃培倫、原第一科大校友會理事長吳炳松,以及高科大第一校區EMBA校友譚又榮,他們還獲得呂勝南老師贈送名作交趾陶作品,以感謝他們對學弟妹的愛心。

圖/活動也舉行愛心募款,除了陳政任特聘教授(前副校長)捐助計畫結餘款100萬元,由總會長譚本榮、黃培倫會長、校友及EMBA學長姐踴躍響應,再捐助一百萬元,來幫助弱勢的學弟妹就學。(記者陳雯萍攝)

在舞台上,還有學弟妹演出熱力十足的啦啦舞表演,以及樂團演唱,在創校校長谷家恆、前校長陳振遠,以及副校長郭俊賢代表楊慶煜校長的帶領下,與校友總會長、前總會長、副總會長,以及師長們,一起合唱「第一校區」30歲生日快樂歌,並合切蛋糕,祝福高科大第一校區生日快樂。

最後壓軸登場的「民歌經典金曲演唱會」,於外語學院飛碟廳熱鬧開唱,今年適逢EMBA成立十週年,由EMBA蘇泰平學長贊助、李慶章主任策劃,並邀請多位新生代實力歌手演唱七、八〇年代經典歌曲,以嶄新詮釋唱出青春記憶。現場歌聲與掌聲交織,氣氛溫馨動人,為整日的慶祝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圖/左起:副校長郭俊賢代表校長楊慶煜,頒發感謝狀予贊助活動與禮品的校友,包括前總會長譚本榮、副總會長黃培倫、EMBA校友蘇泰平與植享家負責人張月園盒。(記者陳雯萍攝)

校慶限量禮「第一之土」手作擴香石 封存風與光的記憶

今天的校慶慶典各項感人的活動中,值得一提的是,由譚本榮及高科大EMBA菁英交流協會黃培倫會長贊助,特別委請第一科大行銷系前校友,植享家負責人張月園設計的手作擴香石禮盒,以校園泥土與鴴池風光製成,總計1500份贈予與會師長與校友,獻上誠摯感謝與祝福。

圖/左起:副校長郭俊賢代表校長楊慶煜,頒發感謝狀予贊助活動與禮品的校友,包括前總會長譚本榮、副總會長黃培倫。(記者陳雯萍攝)

譚本榮與黃培倫也在禮盒的小卡中寫道:「第一科大三十載光陰,雖歷三校合併而為高科大,然與母校之情誼,永不改變。校友同心,捐植三十棵風鈴木,於建校三十週年之際,為母校深植『感恩』與『傳承』。」

圖/校友會前總會長譚本榮談到贈送擴香石禮盒的意義。(記者陳雯萍攝)

圖/校友會副總會長黃培倫談到捐款弱勢學生,以及贈送擴香石禮盒的意義。(記者陳雯萍攝)

圖/副校長郭俊賢代表校長楊慶煜,頒發感謝狀予校友植享家負責人張月園的贊助擴香石禮盒。(記者陳雯萍攝)

此擴香石以「第一科大之土」手作,封存池之風與光,融入泥土與青草的清新氣息,化作永續香氛,恒久留存。願回憶與祝福,長伴案頭。願每一位高科人,皆能於「技術創新」中展翼高飛;願母校基業長青,蒸蒸日上,世代相承。(圖片/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贈送擴香石禮盒的意義。(記者陳雯萍攝)

圖/校友總會前總會南譚本榮及高科大EMBA菁英交流協會會長黃培倫,贊助校友張月園設計的手作擴香石,還專程前往植享家,接受張月園的指導,親身體驗製作。(高科大提供)

圖/校友總會前總會南譚本榮及高科大EMBA菁英交流協會會長黃培倫,贊助校友張月園設計的手作擴香石,還專程前往植享家,接受張月園的指導,親身體驗製作。(高科大提供)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高科大 #高雄第一科大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