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種花也能抗肌少症 興大團隊打造園藝療育展區登場設計展

中興大學園藝學系吳振發教授(右3)團隊在溪州公園設有「肌少園藝療育區」。圖:中興大學 提供

【記者 宋佳景/台中報導】

中興大學園藝學系吳振發教授團隊結合醫療與運動科學,將園藝轉化為延緩肌少症的創新療法。今年受邀參與「2025臺灣設計展」,自10月10日至26日在彰化溪州公園打造「肌少園藝療育區」,以科學原理設計園藝動作,引導民眾「在翻土種花中鍛鍊肌力」,吸引各界關注。

樹木修剪訓練手部肌肉。圖:中興大學 提供

興大團隊長期與彰化基督教醫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等醫療院所合作推動園藝療育研究,主軸聚焦健康促進與疾病復健。吳振發指出,肌少症是常見於高齡族群的肌肉流失問題,會影響行動能力與生活品質,而阻力訓練是重要的預防方式。團隊因此將園藝活動視為「可量化的運動處方」,依據「特異性、超負荷、循序漸進」三大原則設計課程。

園藝動作依強度分為輕、中、高三階段,從挖土、混合介質、搬運資材,到鋪磚與立竹架等動作,分別訓練上肢、核心與下肢肌群。吳振發表示,相較傳統阻力訓練,園藝具休閒性與目的性,長者較容易持續參與,也較能減少排斥感。

互動體驗區設置「手部阻力」、「修剪阻力」、「重量訓練」與「活動強度體驗」四大主題空間。圖:中興大學 提供

「肌少園藝療育區」規劃三大展區,結合展示、教育與互動體驗。入口意象區以人體肌肉與骨骼結構為主題,介紹肌少症成因、阻力運動概念與園藝療育應用模式。園藝療育探索區則展出24組園藝造景,依難易度與運動強度分類,民眾透過導覽與集章,可認識不同園藝動作如何對應肌群訓練。

互動體驗區設置「手部阻力」、「修剪阻力」、「重量訓練」與「活動強度體驗」四大主題空間,讓參與者透過修剪、翻土、搬運感受阻力變化,也能理解園藝活動如何促進平衡感、肌力穩定與柔軟度。有長者體驗後表示,「比拿啞鈴有趣,也比較不怕!」

taiwanshejizhanxingdajishaoyuanyiliaoyuqurangminzh 1
此次參展不僅呈現園藝專業與健康科學的跨域整合,也希望透過設計轉化為生活化的體驗展覽。圖:中興大學 提供

吳振發說,此次參展不僅呈現園藝專業與健康科學的跨域整合,也希望透過設計轉化為生活化的體驗展覽,喚起民眾對肌少症的重視。他強調,園藝可作為非藥物療法,適合家庭、親子與高齡族群參與,也具有延伸至長照機構與社區據點的潛力。

重量訓練體區,展示各式園藝器材感受不同重量與訓練部位。圖:中興大學 提供

彰基與亞大醫院合作醫療團隊指出,園藝療育具身心雙效,不僅提升活動度,也有助減壓與情緒穩定,適用於復健族群與預防保健。未來將持續與興大合作,建立標準化課程與評估工具,推廣進醫療、長照與社區領域。

設計展現場也結合健康宣導與體驗導覽,讓民眾在遊逛中了解如何從日常活動預防肌少症,將「種一盆花、練一身力」的概念變成生活常態。團隊期盼透過此次展覽,開啟園藝療育走入公共空間的新契機,讓綠色照護成為全民可及的健康選項。

這篇文章 種花也能抗肌少症 興大團隊打造園藝療育展區登場設計展 最早出現於 暢NEWS – 新聞觀點,暢所欲言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