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以港灣為名、以思想為橋——2025高雄城市書展即將於11月15日開展,今年以「邊界之外、海港之內」為主題,從港口城市的開放視野出發,探討人們在地理、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遷徙與對話。活動邀請多國作家、學者與文化領袖齊聚高雄,展開一場跨越疆界、連結閱讀與創作的國際交流盛會。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城市書展以「閱讀」作為文化治理的語言,讓高雄成為思想與創作交會的港口。今年書展特別聚焦「移動」主題,象徵個體、文化與歷史的流動。她說:「當不同語言的作家與思想者匯聚港灣,高雄不只是主辦城市,更是靈感的源頭與交流的節點。」
其中最受矚目的「德國日」活動將於11月16日登場。高雄市立圖書館將與德國國家圖書館流亡檔案館簽署合作意向書(MOU),開啟雙方在典藏、策展與文化研究領域的合作。簽署儀式由德國前駐日大使Volker Stanzel與我國前駐法大使呂慶龍共同見證,象徵高雄正式進入國際文化交流的新階段。當日並邀請流亡檔案館館長Dr. Sylvia Asmus與Stanzel大使,從外交與文化的雙重視角探討「移動」如何成為跨文化理解與和平交流的橋樑。
高雄市立圖書館館長李金鴦指出,書展國際講座將於11月15日率先登場,由Asmus博士與詩人廖亦武對談「流亡的生命──那意味著什麼?」(Living in Exile – What Does That Mean?),兩人分別從歐洲與亞洲的文化背景出發,討論流亡的生命經驗與文化記憶。Asmus博士長期致力於保存與詮釋流亡史料,透過數位策展推動跨國文化理解;廖亦武則以詩與文字見證歷史、人性與自由。李金鴦表示,這樣的對話正體現高雄作為「閱讀之港」的精神——讓思想流動、讓文字穿越邊界。
此外,11月16日還將舉辦多場重量級國際講座,包括Stanzel大使的〈大使的移動人生〉專題演講,以及德國流亡檔案館主題講座「德國流亡檔案館的設立初衷與持續推展」,日本高梁市立圖書館與CCC集團也將帶來跨國圖書館經營經驗分享。
王文翠指出,這次與德國國家圖書館合作,不僅象徵高雄文化從地方走向國際,也展現城市治理的長程視野與文化外交能量,「高雄正在以書為帆,航向世界」。她強調,圖書館不只是知識殿堂,更是連結世界的文化前哨站。
高市圖補充,今年第四屆高雄城市書展規劃超過百場講座與跨領域活動,邀集作家、學者、創作者與國際友人,以文字、影像與聲音展開對話。書展以「閱讀的移動」為主軸,帶領民眾在知識的流動中,重新理解「邊界之外、海港之內」的文化意涵。
更多講座報名資訊請上「2025高雄城市書展」官網(https://2025libkrf.ksml.edu.tw/)查詢。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高雄城市書展 #高市圖 #德國國家圖書館 #流亡檔案館 #王文翠 #李金鴦 #文化外交 #跨國閱讀對話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