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黨成功爭取到日本維新會加入執政聯盟,終於讓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也激勵日股再創歷史新高4萬9945點,日經指數逼近前所未見的5萬點。不過,高市早苗獲得眾議院多數支持後,市場預期「高市行情」利多出盡,日股漲勢拉回,漲點收斂至4萬9316點。
展望後市,「鉅亨買基金」表示,高市主張的擴張性財政與戰略性產業投資政策,將為日本股市注入新動能,尤其人工智慧、半導體與國防等關鍵產業,在政策扶持與資金推動下,具備長線成長潛力。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指出,高市早苗的「新經濟政策(Sanaenomics)」延續安倍三支箭的核心思維—寬鬆貨幣、積極財政與結構改革,但方向更具產業導向。她鎖定半導體、AI與國防為新成長引擎,同時擴大對育兒家庭與弱勢族群的支持,並強調提升女性就業參與率;外交上則主張強化自衛隊地位,推進印太聯盟與防衛預算擴編。
張榮仁指出,這樣的政策組合與全球供應鏈重組及地緣政治焦點高度契合,象徵日本政府將以更積極角色推動經濟轉型。
「鉅亨買基金」分析,回顧2012年安倍經濟學啟動期間,日本名目GDP與企業投資同步回升,帶動股市長線多頭,證明政策延續性對市場信心的關鍵影響。如今高市延續此政策邏輯,並聚焦AI、半導體與國防等戰略產業,預期政府導向投資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形成結構性成長機會。加上女性勞動改革與中小企業競爭力強化政策,有助推升潛在經濟增長率。
張榮仁表示,結合日圓貶值帶來的出口競爭優勢與外資資金回流,日本股市正迎來一波圍繞「新日本故事」的重估行情。
然而,張榮仁也提醒,高市的擴張性財政並非毫無代價。其減稅與擴支政策雖有助於短期經濟提振,但恐推升政府赤字與通膨預期,對債券市場形成壓力。觀察美、日、德三大成熟經濟體,自2024年聯準會啟動降息以來,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卻同步走升,顯示市場預期政府赤字將持續擴大。高市未來推進的積極財政與擴張型經濟策略,恐讓日本長天期債券殖利率續揚,價格波動風險加劇。
整體而言,張榮仁認為,高市早苗的當選不僅象徵日本政治與經濟政策的轉折,也意味市場迎來新投資週期。高市的新經濟政策短期對股市具有顯著提振效果,中長期則有望推動科技與製造業再度崛起。若擔心追高,不妨以可逢低自動加碼的「鉅亨超底王」投資機制,聚焦AI、半導體與國防等戰略性產業板塊,把握日本經濟重啟與資金循環帶來的投資契機。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經理人邱正松指出,高市早苗以支持安倍經濟學與保守主義著稱,包含積極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立場,也支持國家安全政策,例如增加國防支出與重啟核能發電;在推動財政擴張方面,評估高市可能會採取更負責任、更有紀律的態度。
事實上,高市早苗於自民黨選舉前,已開始淡化自己過去支持財政與貨幣擴張的言論,雖不排除是為獲支持而做出某些妥協的可能性,但當民眾正面臨通膨帶來的生活成本壓力時,繼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立場似乎也不太合適。就貨幣政策而言,也認為高市可能不會對日本央行施壓要求其暫停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而是尊重央行的獨立性。
邱正松進一步指出,這些政治情勢發展並未改變我們對日本正在進行的制度轉型的核心觀點:日本股市相較全球股市仍具備更佳的風險報酬比,其評價明顯低於其他已開發市場,且在企業改革與國內經濟結束長達30年的通縮後逐步正常化的背景下,具備結構性提升股東報酬率的潛力,而這也為全球投資組合帶來分散風險的獨特回報來源。
日本市場現階段正歷經前所未有的轉型,通膨回歸使得零售、銀行與房地產等以國內為導向的產業重新活躍,結束了長期的冷淡期,而除了AI發展,全球對航太、電力設備、國防等領域的需求也都明顯增溫,為日本的工業與科技領導企業帶來世代難逢的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表示,致力於把握市場中各種價格錯置的投資機會,基金的策略與投資組合已做好準備能在日本制度轉型的過程中持續為投資人創造價值。目前配置著重於包含消費、工業、金融、科技通訊共四大主題商機,經理團隊對於所持有的股票抱持高度信念。
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指出,高市早苗支持財政政策寬鬆擴張,希望增加國家級產業投資,例如半導體、AI,至於能否走出失落30年,包括人口老化,需要長期政策改革,結構改革,還需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