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高市圖牽手德國國家圖書館 締結跨國文化最強盟約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臺德文化合作再添歷史新頁!高雄市立圖書館今(16)日與德國國家圖書館流亡檔案館正式簽署合作協議,由流亡作家、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廖亦武以演出揭開序幕,高雄市立圖書館館長李金鴦與德國國家圖書館流亡檔案館館長Dr. Sylvia Asmus共同簽署,前德國駐日大使Dr. Volker Stanzel與前臺灣駐法大使呂慶龍到場見證,為城市閱讀、國際連結與人權價值刻下關鍵刻度。

高雄市文化局局長王文翠表示,臺灣與德國同樣重視人權與言論自由,而德國國家圖書館流亡檔案館自1948年成立以來,致力保存遭納粹迫害而被迫流亡的作家與知識分子文獻,並透過策展、出版與數位化讓世界看見歷史的傷口與文化的韌性。

此次合作象徵兩城在知識、價值與文化上的深層共鳴,未來盼在展覽、典藏、研究與教育等面向持續交換經驗,讓圖書館成為跨國文化理解的重要樞紐。

李金鴦指出,今年高雄城市書展以「移動」為年度主題,象徵思想與文化突破邊界的力量。此次簽署不只是一紙合作,而是一座跨越大洲、串連記憶的橋樑,讓高雄與德國的閱讀文化能在不同脈絡中對話,從流亡文學延伸至城市閱讀,在自由、人權與知識共享的價值上並肩前行,讓閱讀成為跨文化理解的共同語言。

Asmus表示,非常榮幸首次踏上臺灣,並與高市圖建立深度合作。她認為此次簽署內容豐富,雙方在多項主題都展現高度興趣。未來兩館將透過虛擬會議等方式保持密切交流,持續針對不同主題擬定推動路徑,深化文化資源與研究的跨國連結,讓「共享知識」成為合作最堅固的核心。

高市圖並宣布,2025高雄城市書展第二日訂為「德國日」,除簽署儀式之外,Asmus亦以專題講座分享流亡檔案館創立精神;前大使Stanzel則以「大使的移動人生」為題發表演說,與書展主題深度呼應,帶領讀者從外交視角認識移動的意義。

高市圖補充,今年書展另與德國聯邦前東德獨裁政權人權事務處理基金會、伊莉莎白凱斯曼基金會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合作推出《被竊走的孩子——世界兒童人權特展》,以真實案例探討戰爭、暴力與政治脅迫下的兒童人權議題,引發社會更深層的反思。

展期自11月16日至11月30日,邀請全國民眾走入港灣城市的閱讀盛典,感受「邊界之外,海港之內」的知識流動,一同踏上一段連結世界的文化旅程。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