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動客語扎根家庭、校園及社區,並培養年輕世代以客語關懷世界議題,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今(16)日上午於台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舉辦《永續未來・客語薪傳-SDGs客語短講簡報比賽》,20位設籍、就讀台中市的學生、青年、社會人士以客語分享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創見,現場氣氛競爭熱烈,個個參賽者展現青年世代全程以客語述說S D G s的世界觀,展現自信與創意。
客委會主委江俊龍表示,永續發展不僅是全球趨勢,也是地方文化永續的重要使命,今年中市府創全國之先,首次辦理客語短講簡報比賽,期許透過此活動,鼓勵年輕人用客語談論氣候變遷、性別平權、減碳行動、教育創新等議題,讓「講客語」與「談永續」相互連結,成為在地文化與全球視野的聚焦點。今天的比賽吸引許多民眾報名,有母子、母女、兄弟各自選組別報名參賽,全家熱烈響應此活動非常可喜,讓人感動值得讚許!
客委會說明,此次比賽共分為「學生組」與「社會組」,參賽者以客語進行 8 至 10 分鐘的簡報短講,內容豐富多元,如「客家人的勤儉與消費」、「守護山城母親河大甲溪」、「語言守護客家文化」、「減碳生活提案」、「地方創生與文化永續」、「客家人的敬山愛水」等多元主題,參賽者除了以流暢的客語表達,輔以創新簡報吸引評審目光,也融入圖像、數據分析等多元呈現,展現客語多面向應用的可能性,經過激烈角逐後,最終評選出特優、優等、佳作等獎項,特優者獲頒獎金1萬元。
台中教育大學學生陳孟宏,是現場唯一以詔安腔呈現的參賽者,他表示在大一時意識到已經過世的阿嬤是詔安客,自己是客家人,開始參加客語認證班學習客家話,僅一年的時間就勇敢上場。社會組蔡兆程表示,在參賽過程當中學習到非常多經驗,例如簡報內容文字敘述不宜多,要用自己的話語來吸引大家注意聽講,不用照本宣科等等。參賽者劉芷榕同學表示,因為自我期許想要自我挑戰,這次比賽的內容及簡報都是自己一手操作及準備的,而SDGs議題是一個現代、國際化的詞語,所以很多詞彙很難用客家話表達出來,需要特別想辦法用別的詞語替換,所以準備近1個月。
客委會補充,未來將持續結合教育、文化與青年創新,打造更多元客語公共平台,讓更多年輕人願意開口講客語,並以客語述說屬於這一代的永續故事。
今日比賽邀請校長張暒玟、校長饒彩彬、教授邱湘雲、教授楊名龍、主任劉宏釗及老師黃睦琇等6位評審委員進行評分,評審們皆對參賽者的勇氣讚譽有加,同時給予如儀態、自信心及簡報技巧等回饋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