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最大加密或幣比特幣(Bitcoin)週二在亞洲盤中跌破9萬美元關卡,創七個月來新低,不但將今年以來累積漲幅全部回吐,累積跌幅更逼近30%。《彭博》報導分析,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前景與美國利率政策前景感到不安,加劇市場避險情緒,因而拖累虛擬貨幣與科技股等風險資產同步回檔。
比特幣價格目前報89,953美元,相較10月歷史高點126,000美元大幅回落,單週跌破重要技術支撐98,000美元後即加速下探。比特幣是加密貨幣最具代表性的風險指標資產,其走勢亦被視為市場情緒的溫度計。
香港Web3協會聯席主席朱喬華(Joshua Chu)分析,這波急跌不僅反映投資信心轉弱,還反映大型機構與上市公司選擇在高點獲利了結,造成系統性的連鎖賣壓:「當市場支撐減弱、宏觀不確定性升高,信心的崩潰速度遠比想像中快。」
隨著市場對美國聯準會年底降息預期減弱,加密市場開始承受流動性壓力。根據芝商所 (CME)數據,市場預期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已從月初的60%降至40%左右,這使得加密貨幣等高波動資產首當其衝。
相關加密概念股亦同步下跌,包括:持幣機構MicroStrategy(MSTR.O)、比特幣礦商Riot Platforms(RIOT.O)、Mara Holdings(MARA.O)與加密交易所Coinbase(COIN.O)均出現超過5%的回調。
加密貨幣資產管理公司Astronaut Capital投資長迪布(Matthew Dibb)表示:「整體市場情緒仍偏低,自10月去槓桿風暴後尚未明顯修復;若金融市場持續高波動,下一個比特幣技術支撐價位恐在75,000美元附近。」
除了比特幣,第二大虛擬貨幣乙太幣(Ethereum)也無法倖免,相較8月高點4,955美元,乙太幣已回跌近40%,週二報2,997美元,單日續跌1%,其他主流幣種也普遍出現雙位數跌幅,反映整體資金風險偏好降至年內新低。
市場普遍認為,加密資產的回檔可能預示股市潛在壓力,與4月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引發的資產全面下修相似。分析師示警,若比特幣價格進一步走低,可能對風險資產產生「指標性信號」作用,進而牽動全球資產配置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