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讓高雄成為有光、有溫度的城市。」高雄市議員湯詠瑜今(19)日在市政總質詢中,以柔中帶剛的語氣描繪她心中的城市願景。她關心的不只是預算數字的攻防,更著眼於如何讓市民生活更美、更安全、更有尊嚴。從人行道光影設計到老屋更新、從節慶氛圍營造到居住品質改善,她一一提出具體建言,展現城市美學與民生並重的思維。
湯詠瑜指出,高雄市政府正推動「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她建議可在街道改善工程中加入美學思考,透過隱藏式燈帶、街景照明設計與一致的光色控制,塑造夜間景觀的一致性與層次感,讓高雄的夜晚不只是照亮,而是點亮。她強調,街道燈光設計是城市表情的一部分,若能導入節能智慧燈控系統,不僅能提升行人安全,更能打造出兼具永續與藝術的夜景走廊。
她並以倫敦與布魯塞爾等城市為例,建議高雄可在中山路、五福路等主要幹道設置聖誕燈飾,打造冬季限定的節慶氛圍,串聯商圈與在地市集,讓「聖誕生活節」成為帶動人潮與經濟活力的城市新亮點。
她表示,城市的光不僅是能源的展現,更是生活溫度的象徵,應結合地方產業、創意設計與觀光脈絡,營造具高雄特色的節慶景觀。陳其邁市長當場回應,將請副市長李懷仁統籌協調研議,讓這份「城市美學藍圖」早日成形。
針對居住議題,湯詠瑜特別為自住的老舊透天厝家庭請命。她指出,高雄平均屋齡已達34.2年,其中透天厝占全市建物比例八成以上,且三成以上屋齡超過30年,但危老重建意願普遍低落。
她認為,都市更新政策應擺脫北部思維,針對南部以自住透天為主的生活樣態,採取更務實的在地策略。她建議擴大立面修繕補助資格、鼓勵參與中央老宅延壽計畫,並增設短期中繼住宅,讓長者與家庭在重建期間能安居無虞。
湯詠瑜也提及,市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僅是物質改善,更在於心靈的滿足。她盼望高雄在追求現代化的同時,也能保留「家鄉的溫度」與文化底蘊,讓每一盞燈光、每一棟房舍、每一個街角,都能訴說城市的故事。
立法院藍白黨團強推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衝擊高雄財政版圖,引爆地方不滿。湯詠瑜在市政在總質詢中直指,惡修財劃法帶來的龐大負面效應,正讓高雄面臨前所未有的財政壓力,甚至被藉由政治操作扭曲成對市府的不實攻擊。她肯定市府仍努力編列預算、確保各項社福與民生服務不中斷,呼籲別再把「家鄉」當成政黨攻防的戰場。
她強調,高雄的力量來自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從街景光影到老屋新生,從節慶美學到社會照護,這座城市的每一次改變,都是為了讓生活更美、讓居民更幸福。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