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邱議瑩反映豬肉零售商心聲 經濟部允諾從寬認定豬瘟防疫補助對象


▲「在偏鄉,攤商不一定在市場。(圖/邱議瑩服務處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高婕/高雄報導】

日前台灣傳出非洲豬瘟案例,經濟部雖提供豬肉攤商補助措施,但因造冊標準不明確,非傳統市場,也就是市場外豬肉零售個體戶擔憂無法獲得補助。對此,民進黨立法委員邱議瑩今(19)日在國會經濟委員會質詢中反映基層民情,獲經濟部允諾「從寬認定」,也將儘速頒布明確造冊標準,讓上述攤商獲得保障。


▲不少偏鄉地區沒有大型傳統市場,許多攤商都是在自家店面或街邊擺攤。(圖/邱議瑩服務處提供)

邱議瑩表示,非洲豬瘟防疫期間,全民齊心防疫,豬肉攤商更是為配合防疫導致收入損失,但不少偏鄉地區沒有大型傳統市場,許多攤商都是在自家店面或街邊擺攤,雖然有營業事實,卻不在地方政府的造冊範圍內,若補助規範僅限於傳統市場攤位,「等於讓這些真正受害的業者被排除在制度之外」。

邱議瑩進一步說,經濟部已承諾將「從寬認定」,只要攤商業者有營業事實,並因防疫措施受到收入損失,就能申請每攤三萬元的防疫補助;經濟部也表示,認定權責將下放地方政府,由地方依據在地營運狀況造冊,只要地方認定合格,中央即會認列。

對此,邱議瑩提醒經濟部,地方政府有反映擔心規範不足,導致後續審計程序遭遇困難等疑慮,導致許多真正有營業的個體戶無法造冊,也因此無法領取補助,已要求經濟部應立即發布明確書面標準,讓地方政府有一致依據,避免各地自行解讀造成不公平現象。

「在偏鄉,攤商不一定在市場,但他們的損失卻是真真切切。」邱議瑩說,政府的責任不是讓文件看起來整齊,而是確保每一個因防疫受到影響的攤商都能獲得應有的支持。

邱議瑩呼籲,經濟部應儘速以正式函文或新聞稿方式向各縣市政府澄清標準,明確說明非傳統市場的攤商、包括街邊、自家門口及騎樓擺攤者,皆可依營業事實申請補助。

邱議瑩強調,中央與地方的行政合作必須無縫銜接,所有補助都應回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身上,才是有溫度的防疫治理。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