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高市府力挺行政院版財劃法!三大財源保障不縮水拚重大建設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憲報導】高雄市政府表示,行政院財劃法版本保障3大財源(統籌、一般性及計畫型補助)不減少,對比上週立法院三讀版本,增加人口結構指標、農林漁牧指標及產業外部性污染指標,分配指標更公平,不僅考量22縣市區域特性,也考慮高雄市長期重工業角色所承擔之外部成本,兼顧高雄利益。此版本更符合市民期待,對高雄市民更公平、更有利,呼籲高雄各黨立法委員堅定支持對高雄更有利的版本,才有經費推動市政重大建設,維護市民權益。

高市府指出,行政院版本合理分配22縣市財源,包括:
一、增加「產業外部成本」指標12%:以「工業人口」指標衡量地方對產業發展之貢獻及犧牲(外部性),受中高污染事業影響者,該直轄市及縣市之工廠從業人口數以1.2倍計算,這項指標已經把高雄長期承擔重工業汙染的外部成本納入考量。立法院倉促修法版本並無本項指標。
二、增加「農林漁牧產值」指標6%:兼顧國土計畫及糧食安全,保障農林漁牧業發展。立法院倉促修法版本則無本項指標。
三、提高「土地面積」權重:行政院本次版本為18%,優於立法院倉促修法版本的10%,反映各縣市治理區域大小不同,並依土地使用分區調整(如農牧用地、國土保安及生態保護用地等),合理反映區域治理需求。
四、納入「人口結構」指標:行政院草案將人口結構,如年齡、工業及農林漁牧人口納入考量,更為公平。

此外,行政院版保障中央分配地方3項財源(統籌、一般性及計畫型補助)不低於114年水準。中央挹注地方3項財源,功能各有不同,且國家財源固定,應合理劃分,且3項財源合計數應保障不低於114年水準,維持穩定財源,以利未來建設規劃。

高市府重申,維持計畫型補助款水準,地方建設才不會中斷。行政院版財劃法,是讓「中央有能力協助地方、地方有充足自主財源、人民有均等生活品質」,城市推動重大建設興建期,都需要中央計畫型補助挹注,過去雙北興建發展期,中央都充分給予補助款協助,現在高雄正要進入重大建設興建需求期,114年計畫型補助成長至498億元,需要行政院版財劃法,保障未來計畫型補助不中斷。

高雄市正值產業轉型與重大建設的興建階段,需要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巿府再次呼籲高雄的立法委員,不分黨派共同支持對高雄有利版本。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