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在全球邁向淨零的龐大浪潮中,中鋼再度交出亮眼成績。中鋼開發的「IF汽車用鋼RC30」近日榮獲經濟部資源再生綠色產品認證,象徵臺灣鋼鐵產業成功突破高純度鋼材再生料使用的國際難題。今(24)日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由環境保護處汪俊育代表受頒證書,現場氣氛隆重,也宣告中鋼在循環經濟與低碳製程的研發路徑再次前進重要里程碑。
中鋼指出,自2021年起即全面啟動高再生料鋼材開發計畫,從熱軋、冷軋、鍍鋅到條線及電磁鋼均導入不同再生料含量的鋼品,涵蓋RC12至RC90等級,其中RC代碼象徵再生料比例,例如本次獲獎的RC30,內含高達30%廢鋼。中鋼更是全球鋼鐵業首家通過UL再生材料含量驗證的企業,至今已取得14張 UL 2809 證書,展現低碳材料布局的持續深化。
IF鋼(Interstitial-Free Steel)被譽為汽車鋼材中的精緻工藝,其極低氮、高清淨度的鋼液要求,使其具備出色的深沖性、延展性與優異表面品質,常用於車體複雜內外板件,包括側圍外板、後輪罩內板、前翼子板等。然而,由於必須精準控制碳與氮等殘留元素,過去轉爐製程廢鋼添加率僅能約10%,提升難度極高。
為突破這道工藝天花板,中鋼近年大幅投入低碳技術研發,透過跨部門合作,成功建立「轉爐熱能補償」、「大量廢鋼快速熔化」以及「二次精煉升溫」等關鍵技術,克服大量廢鋼在轉爐中造成的熱平衡與鋼液調控挑戰。同時,中鋼以大數據打造煉鋼反應模型,得以根據不同廢鋼添加比例,精準推算製程條件,最終使廢鋼比例從10%一舉提升至30%,成功生產出IF汽車用鋼RC30等多項高再生鋼材,且品質全面符合車廠要求。
中鋼表示,「IF汽車用鋼RC30」今年先取得鍍鋅產品 UL2809 RC30 驗證,今日再獲經濟部資源再生綠色產品認證,是公司推動循環經濟、深化綠色製造的重要肯定,也象徵中鋼在低碳製程上的創新能量已進入國際領先梯隊。未來,將持續以「產業升級,材料先行」與「下游好、客戶好,中鋼才會好」為核心理念,全面擴大高再生料鋼材布局,帶動臺灣鋼鐵供應鏈的綠色轉型。
頒獎現場,汪俊育從產業發展署永續發展組吳振華手中接下證書,象徵政府與產業攜手邁向低碳未來的重要一步。中鋼強調,面對環境法規日益嚴格,企業唯有走在永續前沿,才能與國際車廠共同迎向下一個世代的材料革命。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