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歲工程師靠婚前凍卵成功當媽,返茂盛醫院感恩送暖。(圖/茂盛醫院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蕭任峰/台中報導】
44歲科技業工程師許小姐,6年前仍為單身時便選擇至茂盛醫院進行婚前凍卵。今年,她在李俊逸醫師運用「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嬰兒技術」搭配 PGT-A、PGD、ERA 等完整檢測後,於兒童節順利迎來健康女寶寶。即將與先生與女兒移居新加坡的她,特地在感恩節前夕返院向李茂盛院長與李俊逸醫師致謝,感念醫療團隊讓她在結婚後能迅速如願成家。
茂盛醫院也為許小姐一家準備感恩節大餐並慶生,現場氣氛溫馨。院方更象徵性地送上蘋果與蔥,祝福寶寶「平安又聰明」。同時承諾全力協助許小姐在出國前再度嘗試拼第二胎。
許小姐長年在科技產業工作,習慣以數據與效率做決策。38歲時面臨一段6年戀情無果,她隔天便到茂盛醫院凍卵,當時 AMH 為 2.8 ng/dL,經兩次取卵,共保存23顆卵子。婚後,她與先生回院啟動試管流程,再次取卵後僅形成2顆胚胎且皆染色體異常;幸好婚前凍存的23顆卵子成功結成8顆胚胎,其中4顆正常,經過 PGT-A 與 PGD 兩階段檢測後,終於挑出最佳的兩顆胚胎植入。
為避免高齡帶來植入不利因素,她加做 ERA 檢測確認子宮內膜最佳著床時間,也因菌叢不足補充益生菌。最終,1顆胚胎順利著床,讓她在1年內成功成為母親。她分享:「婚前凍卵就是買保險,也是風險管理。結婚後立即啟動試管,不浪費時間、不浪費每一次機會。」

▲44歲工程師靠婚前凍卵成功當媽 返茂盛醫院感恩送暖。(圖/茂盛醫院提供)
生育力下降提前預警 茂盛醫院:30歲以上女性應每年檢查AMH
茂盛醫院統計 111 年度數據顯示,38歲以下女性中,AMH 小於 2 的比例近 25%,生育力已拉響警報。李俊逸醫師提醒,AMH 是卵巢庫存量的重要指標,建議 30歲以上女性每年抽血檢查一次,以便及早規劃。
茂盛醫院多年投入大量資源建置 AI 試管技術平台,包括胚胎即時影像監控、高效伺服器與大數據分析系統,目前已累積逾百萬筆胚胎資料。科學證據的堅實基礎,也讓同樣信仰數據的許小姐安心將生育規劃託付給醫療團隊。

▲44歲工程師靠婚前凍卵成功當媽 返茂盛醫院感恩送暖。(圖/茂盛醫院提供)
許小姐分享,她身邊許多30多歲尚未遇到伴侶的女性同事都在猶豫是否凍卵,她強烈鼓勵:「一定要!卵巢老化不會等人。婚前規劃好,人生就能多一種可能。」談到太太的努力,李先生心疼地說:「每天打一針,如果失敗還要重來,那種身心壓力真的很大。」也更加確定婚前凍卵是他們能快速組成家庭的重要關鍵。下個月即將定居新加坡的她,正積極把握時間再做第二次試管,希望盡快迎接第二胎。
台灣少子化持續惡化,去年新生兒僅12萬多人,今年恐跌破11萬,再創新低。原因之一為單身人口持續攀升。內政部統計顯示,2023年全台 20–44 歲未婚族達 255 萬多人,占 35.77%。李茂盛院長表示,交友圈縮小、工作壓力大,使許多女性錯失生育黃金期。婚前凍卵可協助未婚女性保留生育機會,降低未來成為高齡不孕的風險;結婚後也可配合政府試管補助,大幅減輕經濟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