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屏東縣政府持續推動「屏東農業大學」計畫,打造返鄉與留鄉青年務農的重要學習平台,今(25)日在屏東農業物產館舉行「第11屆屏東縣農業大學結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共有205位學員順利結業,縣長周春米出席頒發證書,肯定大家在農忙之餘仍堅持學習的精神,強調縣府將持續推動明確的農業政策與資源挹注,做農民最堅實的後盾。
周春米縣長表示,屏東農業大學邁入第11屆,從基礎到進階課程逐年擴充,不僅是教學場域,更是促進農友前輩、返鄉青農、新住民與產官學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的課程內容涵蓋農業技術、永續新知、產業經營、行銷管理,更首度增設「半島與原鄉特色農業工作坊」,呼應屏東多元地貌與特色產業的需求,累計11屆已培育超過2,083位農業人才,展現縣府深耕農業教育的決心。

周縣長指出,極端氣候、全球局勢與市場競爭,使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縣府更需協助農民「強化學習、提升韌性、加速轉型」。屏東縣政府未來將持續推動智慧農業、友善農法、產銷履歷、農業永續及科技應用等重要政策,並整合中央資源、農試機構與產業鏈,讓屏東農民在技術、資源與市場上都能站上更有利的位置,持續提升農漁業產值與品質。
周縣長特別感謝今年學員不僅投入專業課程,更以行動回饋社會,學員們到佑青醫院參與志工活動,陪伴病友栽種蔬菜,讓農業成為療癒力量,這樣的精神讓農業技術不再只是技能,更帶著人情、溫度與責任。
學員代表陳信宏分享,農業大學讓他們擴展視野、找到方向,也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只要持續學習、不怕挑戰,就能在農業路上找到自己的價值。」他感謝縣府建立農業大學這個平台,讓想從農的人不再孤單,更擁有產官學三方的支持。
農業處表示,屏東農業大學已成為在地農業人才的重要孵化基地,縣府將持續深化課程內容、拓展更多進階模組,引入更多農業新技術與永續概念,打造「從教育到產業」的完整鏈結,讓屏東農業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更具競爭力,也讓返鄉青年看見農業的希望與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