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近來照顧悲劇頻仍,沉重的家庭照護壓力再次掀開長照體系的深層裂縫。高雄市議會今(27)日舉辦「長照悲歌」公聽會,由市議員陳美雅主持,多名學者專家直指現行制度繁複、反應遲滯,已讓第一線照顧者在長年負重下逐漸崩解。會中強烈建議市府簡化流程、強化支援,更呼籲比照屏東升格長照中心,甚至成立跨局處專責單位,以提升應變能力與服務效能,避免下一個家庭陷入無聲求救的深淵。
陳美雅指出,照顧負擔不限於高齡者,更橫跨精神疾病、長期臥床與發展遲緩兒等多元族群。她沉痛強調,照顧不僅消磨心力,更能拖垮整個家庭的情緒與經濟,使照顧者陷入長期孤立與無望。她期望市府提出更即時且具體的支持方案,包括強化喘息服務、心理支持與資源可近性,並將本次公聽會建議彙整成政策依據,作為推動中央修法的關鍵力量。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長照中心主任陳芬婷回應,市府近年積極布建ABC據點,114年度長照預算達86億元,115年將再增加。她指出,喘息服務已提升至761個單位,與去年相比大幅擴充,盼透過量能提升讓更多家庭獲得支持。健康管理科股長蔡明祝也補充,衛福部於113年起新增兒童發展篩檢方案,市府配合擴增兒童發展聯評中心至14家,協助6歲以下發展遲緩兒能及早介入。
嘉南藥理大學教授余元傑批評現行制度「處處防弊、步步艱難」,過度繁瑣的審查讓急需協助的家庭被迫等待。他建議突破法規限制,允許公部門委託慈善基金會及民間團體介入緊急照護,提供更具彈性、立即性的服務,讓照顧者不再在崩潰邊緣孤軍作戰。
義守大學助理教授張姮燕則從科技與制度面提出改革。她建議運用大數據與AI主動偵測家庭需求,並整合居服與外籍看護人力,填補照顧缺口。她點出申請長照、身障證明與停車證等流程繁複,常讓家庭奔波耗損,更提及外籍看護逃逸問題嚴重,建議市府向中央反映並利用就業安定基金協助改善移工溝通與管理。
公聽會尾聲,陳美雅再次強調,高雄正面臨失智症年輕化與照護需求暴增的雙重壓力,長照體系升級刻不容緩。她主張長照中心升格為專責單位,以提升整體位階、強化跨局處協作與夜間、假日的應變能力;並要求簡化申請、補足社工人力、擴大經濟補助,讓沉重照顧成本不再壓垮家庭。她更建議提前推動失智預防識能,製作宣導影片,加強照顧人力與提高津貼,同時建置單一整合平台,讓市府真正成為照顧者最堅實的後盾。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