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健康

謝謝你在我們心裡》心臟移植後的新生活,真的結束苦難了嗎?解密生命的第二次機會,也是持續的戰鬥

如果你是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你會如何面對每一天的不確定性和希望?在《謝謝你在我們心裡》一書中,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描述了器官捐贈和移植的嚴謹過程。他提到,捐贈家屬需要巨大的勇氣來捐出腦死親人的器官,社工則需面對家屬的不理解,而等待移植的病人則與病魔奮戰,等待一個可能改變生命的機會。但是,當病人接受了器官移植,他們的生活就真的能像童話故事一般美好,遠離痛苦嗎?答案並非絕對肯定。這個現實提醒我們,生命中即使有了科技的進步,每一步都充滿挑戰。

抗排斥藥物的恐怖平衡

在器官移植後,病患需服用「抗排斥藥」或「免疫抑制劑」來降低身體對移植器官的免疫反應。這種藥物被戲稱為「人造愛滋病」,因為它削弱了患者的免疫系統。病患有時需要多種抗排斥藥物,且劑量需根據臨床症狀和醫師經驗調整,有時還需要經常抽血以確保藥物濃度有效。這種藥物治療創造了一種「恐怖平衡」,在避免器官排斥和預防外來感染之間取得平衡。藥量過高可能導致患者因小病而喪命,甚至增加患惡性腫瘤或其他罕見病症的風險,如「卡波西瘤」或「肺囊孢子菌肺炎」。然而,藥量不足則可能使白血球攻擊新器官,造成功能障礙甚至死亡。因此,抗排斥藥物的管理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

面對心肌切片與排斥的挑戰

在器官移植後,病患需要經過嚴格的追蹤和檢查,以確保移植成功。以心臟移植病患為例,他們除了接受常規的非侵入性檢查如心臟超音波和X光片外,還需定期進行侵入性檢查,如心肌切片。這項檢查由心臟科醫師透過頸部大靜脈取心肌樣本,以判斷植入器官是否發生排斥反應。這是一個關鍵步驟,因為早期排斥和發炎感染的症狀相似,難以區分。心肌切片結果將指導抗排斥藥的劑量調整。然而,這項檢查並非無風險,曾有病患在進行心肌切片時不幸因心臟穿孔喪生,雖然此類事故罕見,但風險的存在仍讓人憂慮。對於接受肺或腎移植的病患而言,他們也面臨類似的侵入性檢查和相應風險。

克服抗排斥藥的副作用,挑戰器官有限壽命

對於長期接受器官移植的病患來說,他們必須面對兩大挑戰:一是抗排斥藥的副作用,二是植入器官有限的壽命。抗排斥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高血糖和高血壓,導致病患可能隨著時間需要越來越多的輔助藥物。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引發肥胖、月亮臉和水牛肩等症狀,因此服用降血糖和降血壓藥物成為必然。至於植入器官的壽命,以心臟為例,目前全球十年存活率約為六成。與腎臟移植不同,心臟一旦功能衰竭,除非再次移植,否則沒有其他替代方案。總結以上的論述,大家應該可以明瞭,接受器官移植患者之後的生活,也是需要「戰戰兢兢、步步為營」,和等待器官移植相比,沒有比較輕鬆,只是前者表面上看起來像是正常人一般,而後者是如風中殘燭,等待器官移植才有重生的希望,看起來淒苦一點罷了。

《謝謝你在我們心裡》

Related Posts

1 of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