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合作媒體

穿越國界文化交會 中市纖博館萬縷千絲大展今開幕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今(13)日推出「穿越交會區—萬縷千絲」國際展,共展出來自臺灣、印尼及韓國共16位藝術家的17組作品,從傳統的工藝纏花、藍染等技藝,到結合裝置藝術和影音作品,呈現多元纖維材質的美感及形態,以及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的精采對話。展覽期間也將舉辦3場「創纖講堂」,邀請參展藝術家分享創作歷程,歡迎民眾前往體驗多元文化交會的纖維藝術之美。

印尼藝術家費蒂里向民眾介紹作品「閱讀自然,維護生命」創作理念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纖維」是一種既傳統又現代的生活工藝與創作媒材,傳承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以纖維為主題的博物館,除了推廣傳統工藝傳承,也鼓勵現代藝術創新。本次展覽與阿斯匹靈計畫工作室合作,展出作品跨越不同國界、文化和專業領域,邀請來自臺灣、韓國及印尼的藝術家參展,其中位於大廳的作品〈記憶築家〉,便是韓國藝術家尹洙竫和淡水國小近百位學童共同現地創作,用布編織出對於家庭各種想像的大型纖維藝術。此外也包含多位臺中在地藝術家、人間國寶藝師作品,以及纖博館的2件珍貴館藏,可說是一場跨越界「線」的交流,十分難得。

藝術家吳佳容作品「他說這是你愛自己或別人愛你的方式?」

策展人吳尚霖說明,「穿越交會區—萬縷千絲」的靈感來自大自然中不同物種彼此競爭或互利共生的「生態交會區」,從文化觀點來看,就像不同族群間透過語言、科技、知識的彼此學習與交融,產生繽紛的藝術面貌。這次展出從去年起跨越臺灣到印尼的各類駐地創作、論壇與展演形式,最後在臺中纖博館展現總成果。作品以多樣技法與大型纖維空間裝置為媒介,探討身分認同、文化融合、技藝傳承等議題,顛覆人們對纖維工藝創作的既有認知,是一場跨界多元的精采對話。

藝術家武玉玲作品「煙—家的路徑」,傳達排灣族原鄉土地及部落間的情感對話

「最重要的是,觀眾看到作品後的直接感受是什麼,那就是一種對話。」藝術家吳佳容從熟悉的裝置藝術領域跨入纖維工藝創作,以錄像裝置作品〈他說這是你愛自己或別人愛你的方式?〉參與展出,將記憶中奶奶的編織與過往家中的傢俱結合為一,期望啟發觀賞者對「家」的想像、回憶與對話。

韓國藝術家尹洙竫作品「記憶築家」

藝術家武玉玲的參展作品〈煙—家的路徑〉,運用八八風災後舊大社部落的泥沙、草木燒成灰燼後製作而成的染料,與置入排灣族儀式的小米梗形象,重現家鄉大武山與記憶中部落的石板屋,呈現與原鄉土地及部落傳統間的情感對話。印尼藝術家費蒂里的作品〈閱讀自然,維護生命〉,外觀以織有可蘭經文的彩色布料覆蓋人字型屋頂,放置記錄7位當地女性和土著社區抵抗環境破壞的故事祈禱墊,將印尼複雜的族群、宗教及環境保護等衝突,透過纖維工藝表達反思性的對話。

纖博館說明,「穿越交會區—萬縷千絲」從即日起展出至6月9日止,4月14日(日)首場創纖講堂「跨文化的交織」,將由策展人吳尚霖、參展藝術家費蒂里、陸佳暉、尹洙竫及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羅素玫副教授共同參與對談,5月18日與6月2日還有兩場「創纖講堂」,展覽資訊及講座報名可至纖博館官網(https://mofia.taichung.gov.tw/)或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13r49p)查詢。

今日開幕式包含市議員李天生、文化局長陳佳君、臺中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大里區公所區長鄭正忠、國光里長魏益川、市政顧問林佳興、策展人吳尚霖、人間國寶藝師黃蘭葉、張憲平、陳惠美、苗栗縣藺編保存者呂錦霞、臺中在地藝術家鄧文貞、吳佳容、陸佳暉等多位參展藝術家及淡水國小校長吳惠花共同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何欣純、市議員張芬郁、蘇柏興、林德宇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Related Posts

1 of 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