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交易所8月開幕,媒體調查企業減碳規劃者不到2成,台灣企業關鍵零件ESG供應商大會今(18)日在中原大學舉行,邀請碳盤查主導員、ESG永續發展協會科技委員會副主委戴聖強向廠商們說明如何做碳盤查及減碳的計劃。曾姓廠商強調,這是誰不做碳盤查就會被淘汰的關鍵時刻,中小企業合作團結力量大,才能創造更大商機。
針對即將開打的碳稅大戰,有台灣企業看見長遠挑戰,特別號召供應鏈廠商,今(18)日在中原大學領導力發展中心舉行「台灣企業關鍵零件ESG供應商大會」,吸引數十家廠商代表與會。
主講的戴聖強具有艾法諾 ISO14064 -1盤查主導員認證,他說明碳盤查的迫切性及必要性「若是對碳中和沒有任何作為,未來會墊高客戶成本以12~15%起跳,經營挑戰變大,註定會被排除於供應鏈之外」、「碳經濟瞬息萬變,企業不做碳盤查,可能面臨一夕倒閉, 或是默默退場」,企業失去競爭力。
戴聖強說,中小企業面對這項碳盤查的迫切危機,這些小中企業是台灣之光,65%靠出口,面臨碳稅,將會增加許多營運成本,因此,提醒他們一定要注意,做碳盤查及減碳的計劃。他指出,中小企業的客戶會要求提供碳排放及碳足跡,但中小企業對碳的觀念及自我評價,不了解或不知如何進行盤查,因此,要有「適時且適當」的機構輔導,讓中小企業不會因為碳稅而降低競爭力。
眼見著碳稅大戰即將2026年開打,誠易構-TIPO CEO王智媛指出,「2024是備戰年,2025若不碳盤,2026就沒單」,她說碳盤查已成為出口業者必走之路,碳盤查以年為單位,耗時一年準備才盤查認證,再加上ESG永續報告,又需花一年時間確認證。
王智媛指出,舉辦這項大會活動,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維護地球。二是因應國外客戶,面對碳稅問題,企業有相當多供應商,而他們身為國外在台灣採購代理及檢驗中心的業者,協助中小企業來做碳盤查,才有競爭力,一兼二顧,照顧地球並協助全球降溫,讓廠商訂單能繼續留下來,增加競爭力。
王智媛說,進行相關碳盤查,也協助爭取政府的協助及補助,團結力量大,希望連接器模組的合作模式,共同學習目標,聯合盤查,降低成本,增加意願,大企業有政府補助,但小企業似乎沒人看到,大企業需要小企業支持,至少有50%供應鏈,少了小企業的碳足跡,大企業的永續報告書就沒辦法提出。
與會的松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CEO曾盛宗說,很高興參加這場大會,讓大家提早看到企業的危機,他說,他們公司2019年自動化,人力減少,冷氣光源,都會達到減碳的成果,油壓變成電壓,一切都超前部署,讓公司增加競爭力。
8月7日碳權交易所即將開幕, 碳權需求者您拿到入場券嗎?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在立法院說明「碳權交易所第一階段將代購國外碳權,以供國內中小企業購買」. 戴聖強副主委指出「僧多粥少、誰有資格進場交易」, 誰拿得到入場券,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前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說:「 碳交易只是一小環節,必須要確保業者已經「減到不能再減」,才能將抵換作為最後手段」,即企業必須先完成碳盤查14064-1之認證, 再花一年完成ESG永續報告中, 並確認減碳效益 尚無法達到國際要求者, 方可申請進入碳權交易所, 以買碳權平衡. 目的是在鼓勵企業自主性減碳。
台灣業者應因客戶的要求, 自發提出2025年完成碳盤計畫, 以提供碳足跡, 降低客戶碳稅成本. 時程為2023應供商教育, 2024 團結力量大一起做碳盤, 2025 拿到碳盤查14064-1認證, 提供完整碳足跡. 2026國外客戶可安心進口, 被課高額的碳稅.業者方可緊卡全球供應鏈. 若需要買權碳的, 此時還來得及盡早進場. ESG是一個旅程, 越早出發越好, 可佔先機. 晚了碳權、新契機都沒了, 連查證的主導查證員都被搶光光 !
中華民國對外發展貿易協會指出 ,美國宣布加入徵收碳稅行列,參議院制訂《清潔競爭法》(Clean Competition Act, CCA),時程將比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早。屆時,在美國國內生產的產品,以及從外國進口產品,碳含量低於基準線無需繳稅,但若碳含量超過基準線,超出部分徵收每公噸55美元(約新台幣1650元)碳稅。台灣製造業多以出口為導向,在美國供應鏈上有重要角色,以外銷為重的工具機產業為例,若出口一台機床,其中的鋼鐵含碳量達到標準,就要繳納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