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維新醫院許景琦院長和大家分享研究遇到的困難。(圖/記者蔣彤雲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維新建國康家董事長許景琦院長說,清大原創智慧好光這項研究展現了智慧節律照明,對精神疾病康復有重大潛力,特別是對精神患者的療效,令人振奮。
許博士說,與清華大學周卓煇教授的團隊合作,不僅帶來了技術突破,更證實了這種夜間無藍光照明模式,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許院長強調,實驗研究過程中,看到患者的恢復進展,超乎預期,維新醫療,將持續致力於推動這類創新技術的應用,並期望未來,能造福更多的患者群體。
許景琦院長說,憂鬱症常流行在北歐,包括自殺、心情低落等憂鬱症狀在北歐明顯較其他地區常見,因為那裡不是有比較長的白天,就是有比較長的夜晚,過去曾有研究發現,如果能夠導正燈光問題,將當地白天時候轉變為夜晚情境,將當地夜晚時候轉變為白天情境,發現越接近自然節律,憂鬱症會有很明顯的改善,這種機器也有引進台灣為國內醫療院所採用,證明確實有效,周教授實驗室研究團隊執行的清大原創智慧好光,證明好光對憂鬱症有很明顯的改善 。
許景琦院長是精神科專科醫師,也是台灣觀光醫療發展協會理事長,他說台灣已經邁入老人社會,2026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現在出門三個人裡其中有一人是老人,2030年之後,三人行中可能老人占了二分之一 。
許景琦院長說,站在醫學角度看老人的各種疾病,與光照息息相關,光照理論在台灣、全世界推了20多年,站在醫學角度證實光確實對一個人的生理、情緒上的反應有很緊密的關係,大家都聽過黃昏症候群,通常65歲以上長者面臨的是失智症,10多年前叫做老人癡呆症,未來會證明為認知證,認知和失智與光的影響息息相關,光對於人的影響確實深遠 。
許景琦院長指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光源可以調節我們的生理時鐘,日出日落靠的就是光源的調節。許景琦院長畢業於國防醫學院,曾經先後服務於陸軍和海軍,在船艙裡看不到光,這情形和在國際太空站是一樣的,當時在船艙裡如何區別白天和晚上成了一大課題。
許景琦院長說,周教授研究團隊原創智慧好光除了好光之外,最重要的是夜間沒有藍光,沒有藍光其他的部分就很容易改善,夜晚的藍光越接近自然節律的光線,越能改善憂鬱症,所以光的調節很重要,周教授的研究可說是清華大學、新竹市、甚至是台灣之光 。
▲蔡雅琦博士感謝周教授以及許院長這幾年來的教導與協助研究。(圖/記者蔣彤雲攝)
【大腦與行為】這篇論文的第一學生作者為清華跨院國際博士生蔡雅琦,蔡雅琦同時也是周卓煇教授研究團隊一員,她感謝周教授帶領、斡旋,促成了與許院長的跨域合作,在維新康家完成了好光的創新臨床實驗,在多位同學與護理人員的大力幫忙之下,歷時5年,終於完成這一突破性發展。
蔡雅琦博士感謝周教授以及許院長這幾年來的教導與協助,周卓煇教授實驗室研究團隊從研究中發現的節律照明,是全球第一個進入醫療院校,也是率先用在臨床住院病患身上,從患者實驗發現雖然認識功能並沒有顯著差異,但是使用節律照明後,患者精神病情況有穩定的下降,也就是好轉,且男女有別,若將男性患者和女性病患分開來看,發現女性患者在情感淡漠也就是精神病灶上,有非常明顯的改善,在收集病患使用前後行為表現上發現,女性精神病患比較男性病患,在康復過程中確有非常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