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文教

我,一個法國人,就這麼成了臺灣布袋戲偶師

我,一個法國人,就這麼成了臺灣布袋戲偶師

獅鷲出版新書「我,一個法國人,就這麼成了臺灣布袋戲偶師(Comment je suis devenu marionnettiste taïwanais) 」,10月30日上市。

本書作者為班任旅(Jean-Luc Penso)。一九七四年,二十歲的班任旅自法國巴黎遠赴臺灣向國寶級藝師李天祿學習臺灣布袋戲操演技法與傳統劇目;五年後學成返法,並在恩師鼓勵下於法國創立「小宛然劇團」(Théâtre du Petit Miroir)。譯者為東籬,曾對臺法偶戲略作比較研究。

本書內容簡介:

天地

二○二四年臺南藝術節邀演藝術家

半世紀臺法藝文交流軌跡趣談逸史

半世紀掌中傳奇 * 五大洲文化旅歷

法國小宛然劇團團長-班任旅

偶戲人生自述

一九七四年,整整半世紀前,法國人班任旅東遊千里,來臺追隨國寶級藝師李天祿專習布袋戲操偶技巧,學成返法,創辦「小宛然劇團」,就此開啟足跡橫跨世界五大洲的掌中人生奇歷記。他的「班戲」風格自成體路,巧妙轉化臺灣傳統偶戲祕竅與東方皮影戲曲精粹,融煉西方神話意象典故,注入法式人文風神,打造出繽紛雅麗的戲臺天地。本書是班任旅五十年來的習藝、傳藝生涯自傳式回顧,從他與班文干及李天祿的師生情緣點滴,到臺法之間的跨文化認同觀察、七○年代以來文藝政治的角力戲碼,以及踏遍全球九十餘國入異邦、出險地的巡演趣聞故事百景,織繪出一名成功跳越東西藩籬,以偶入魂、縱橫大千的偶戲藝術家傳奇圖像。一任風月,客旅掌中,宛然如夢……

我的運氣一直都挺好的,出生於一個寬容、賦予孩子自由發展空間的家庭;遇上像班文干及李天祿這麼好的老師,一路陪伴小宛然劇團成長;還有能夠與陸佩玉和其他堅實的夥伴一起合作。如此幸運的我若還要悲觀,可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藉由巡演環遊世界,以藝術家的身分行走世間,因工作緣故與當地人接觸,這些都讓我們徹底改變看待人事物的觀點。

每次我重返曾經演出的地方旅行,那些地方的人群、建築、氛圍……我竟然完全沒印象!

巡演時,全神貫注於演出,猶如罩上一層濾鏡,讓那些本該再熟悉不過的國家看起來相當不同……「宛然」,如夢。

臺南藝術節

 ──班任旅

*「阿班」的奇幻歷險 *

【操偶動作不靈活,不如「掰彎」手指或喝醋解決?】

我的大拇指一彎,食指也會跟著彎。有兩個最基本的操偶動作,我就做不來。後來才知道我身上其實有一種罕見的基因病變,使大拇指與食指無法分開動作,這對一個操偶師來說,是極大的缺陷。李天祿在面對我這份缺陷時感到相當苦惱,他經常抓著我的手,試著「掰彎」它們,但沒能成功。為了讓我的手指變得更靈活,他建議我喝醋。我試過了,沒用……

【道,就是生意!】

我們在東方語言學院安排了一場接待會,也請李天祿在現場表演布袋戲。這是全法國的第一場布袋戲演出,許多人前來觀看臺灣布袋戲,都非常讚嘆喜愛。在一場接待李老師的晚宴中,集聚了校方最重要的漢學家,其中有一名鑽研《易經》的專家很嚴肅地請教他何謂「道」?電光火石間,李老師手指比著錢,說:「道?道就是生意。」

【液體式北京人流……】

北京人對於外國人或對自己人都表現出侵略性,就連搭個公車或在餐廳點菜,都有點像「進行一場階級鬥爭」。走在北京,不像在散步,更像是「液體般地物理性流動」。個體並不存在,只是整體的一部分,不停地移動著。四月時,大家都還穿著厚棉襖,款式皆相同,卻毫無剪裁設計可言,而且顏色只有兩種:軍人穿綠色,一般市民則穿藍色。這種被周遭的單一性包裹住的感覺,就像一個小小的軟木塞,在一片浩瀚的海洋中浮沉。一波波的浪襲來,感覺自身要被一股無法抗拒的潮流所吞噬。在這鋪天蓋地的氛圍下,唯一跳脫的清晰音符,是自行車的鈴聲……

【摩洛哥之夜,黑市換錢記】

要兌現支票,必須具備摩洛哥公民身分,還要有當地銀行戶頭。我們聯繫了戲劇節的主辦方,一小時後,他們派來了一個人。我們將支票存入他的帳戶,然後又等了許久,直到他的帳戶完成確認。然後我們又等了兩小時,這位救星終於被叫到櫃檯提取現金。於是我們一起走到窗口,他取出的卻是迪拉姆(dirham,摩洛哥當地貨幣)。我提出抗議,要求換取歐元。櫃檯的人告訴我,只有外國人才能兌換歐元,而這位先生是摩洛哥人。我們是外國人,但我們沒有戶頭。無論如何,我們永遠站在錯的一邊!幾番折騰後,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帶著一大疊迪拉姆鈔票離開。……窗口後的員工接過我們的迪拉姆,然後他站起來,抱著整包迪拉姆,對我們說:「我去黑市換錢,你們在這等我,千萬別走喔。」他消失在黑夜中。過了打烊時間,他滿臉笑意地回來了:歐元來也!

本書特色

1.法國的臺灣布袋戲藝術推手學戲因緣、半世紀全球巡演點滴

2.傳奇藝師第一人稱親述自傳,分鏡感十足,驚險歷程、奇幻故事連篇放送

3.收錄多幅偶戲國寶人物李天祿珍稀影像

4.臺-法、跨文化藝術交流史祕聞趣故大全

導讀推薦

耿一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

「班戲」推薦

呂慶龍博士(前駐法特任大使)

邱坤良(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洪麗芬Sophie HONG(服裝藝術家、信鴿法國書店負責人)

陳錫煌(掌中戲大師、行政院文化獎得主)

褚明仁(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羅斌(台洋劇團藝術總監、文化部文協獎章得主)

──(按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好評

臺灣作為一個世界文化的交匯處,我們既接受了不同文化的輸入,同時也有著文化的輸出。關於後者,我覺得沒有什麼例子,比布袋戲流傳到法國的故事更具代表性,而法國小宛然正是這段傳奇的主角之一。於是我決定邀請小宛然劇團參與二○二四臺南藝術節,安排他們在臺南的廟埕前,演出《奧德賽》,讓布袋戲去西方走一遭之後,如同「奧德賽」一般,平安回到誕生地。這本書在訴說的,正是東西方透過布袋戲所進行的「雙向奧德賽之旅」。──耿一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

「臺灣之子和布袋戲大使的精彩故事!」──羅斌(台洋劇團藝術總監、文化部文協獎章得主)

作者簡介

班任旅(Jean-Luc Penso)

一九七四年,二十歲的班任旅自法國巴黎遠赴臺灣向國寶級藝師李天祿學習臺灣布袋戲操演技法與傳統劇目。五年後學成返法,並在恩師鼓勵下於法國創立「小宛然劇團」(Théâtre du Petit Miroir)。一九八○至二○○○年代,班任旅巧妙運用東方傳統布袋戲與皮影戲技法,並汲取西方經典神話和文學作品,創作了多部劇本,如《奧德賽》、《阿拉丁》、《莫伊傳說》、《燉菜巫婆》等。近半世紀以來,小宛然劇團巡演足跡踏遍全世界超過九十個國家,包括巴黎夏佑宮國家劇院、羅浮宮、龐畢度中心等法國文化殿堂,以及世界各大木偶、戲劇節等。

譯者簡介

東籬

專職譯者,曾對臺法偶戲略作比較研究。雖非偶師,仍盼能以棉薄之力助臺灣布袋戲闢蹊徑、走出圈。

附註:

出版社:獅鷲出版 

出版日期:2024/10/30

定價:380

(博客來優惠價:79折300元,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我,一個法國人,就這麼成了臺灣布袋戲偶師

Related Posts

1 of 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