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為強化科學人文交融,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國際漢學中心攜手氣膠科學研究中心,於中山大學舉辦「『氣』的科學與人文對談:雙院士風雲會」。邀請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暨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楊儒賓,與中央研究院院士暨中山大學氣膠中心榮譽講座教授王寶貫,針對「氣」的人文與科學展開跨域雙院士對談。活動吸引約150名與會者,期能培育年輕學子科學的人文觀與人文的科學觀。
中山大學副校長郭志文致詞時表示,雙院士講座是中山大學兩個高教深耕計畫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跨領域合作的典範,希望透過此種嘗試開展未來可能性,並激發更多跨域合作研究,將中山大學打造為科技與人文並重的學術重鎮。
楊儒賓院士為國內「氣」論權威,於會中介紹各種以「氣」描繪心理、生理、自然、形上及社會文化意義的豐富語彙,點出「氣」的概念在東亞世界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深植於老莊哲學、武術、中醫及日常語言中,形成淵遠流長且綿延深入的傳統。楊儒賓解釋,東方哲學認為人的身體是「形—氣—神」一體運作,身心不可分,也代表情感背後帶動氣的連結,使得外在相貌和精神修養密切相關。東方文化脈絡中沒有純粹心理性的世界,內在心理世界會帶動外在世界顯化改變。如經脈圖將人視為流動的身體,氣身即為連結軀體與意識的機制。傳統道教的打坐修行、武俠小說的打通奇經八脈、天人合一的觀念,對身心轉換的修行,即是思考「氣」的具體實踐。
王寶貫院士為全球知名雲物理學家與氣候專家,更是亞洲獲頒全球劇烈風暴研究領域最高榮譽「尼可萊•鐸切克獎」的第一人。王寶貫於會中分享「氣」有持續運動、充滿的特性,透過熱力學第二定律說明氣體擴散,並解釋莊子《逍遙遊》中觀察「天之蒼蒼」背後的科學原理。會中介紹17世紀義大利科學家托立切爾發現氣壓的水銀實驗、科學家波茲曼與皮蘭探索氣體流體及粒子特性的科學史。他更援引老子《道德經》中「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講述大氣與氣候的運作原理,即為地球透過大氣的流動來平衡能量,與楊儒賓對「氣」的歷史與身體觀的論述若合符節。再引用莊子《逍遙遊》「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做總結,呼應自然氣候變遷的米蘭科維奇週期,並闡述工業革命後各種人為活動對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的影響,以及當前節能減碳的迫切性。
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賴錫三指出,楊儒賓談論氣的身心修養與天人關係,王寶貫談論大氣、天氣運行及環境永續,二位院士雖從哲學和科學不同角度切入,但都涉及「氣」的流動、平衡、分享、永續的人文倫理及環境倫理的深遠關懷。中山大學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更帶領現場觀眾進行有意識的呼吸覺察,透過「呼吸」感受「氣」流經體內與排出體外的過程,藉此覺察「氣」在每個人體內與環境中的流動性及一體性,呼籲與會者正視地球面臨的極端氣候、空氣汙染等與「氣」相關的生態挑戰,「多一些ECO,少一點EGO」,並做出改變。
中山大學國際漢學中心主任莫加南、前校長楊弘敦及新科院士陳鎮東亦與會共襄盛舉,校長李志鵬則期許將來能持續促成更多院士來校進行跨域對談,培育更多年輕學子深厚的科學與人文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