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合作媒體

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 安聖惠張徐展大放異彩

(中央社記者楊淳卉雪梨30日專電)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安聖惠與導演張徐展參展「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展出作品呈現台灣在天災與國際風暴中孕育的原民文化,及探索台灣文化與世界的連結。

在文化部支持下,駐雪梨辦事處文化組二度與布里斯本「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Queensland Art Gallery/ Gallery of Modern Art)合作,於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APT11)展出安聖惠(Eleng Luluan,峨冷·魯魯安)及張徐展作品。

安聖惠參展作品「Sin ka nadruma, Kay paka balribalrthi, Kay apa pelaela, Ku ki dredreme」(恆久不變的信念)是特別為APT11創作的大型裝置,作品的基礎來自魯凱族wabacabacas觀念,亦即以手的動作體現思想、信念、歷史與文化。她以廢棄漁網、咖啡豆麻袋和各種線材,藉由古老的編織語法,將台灣島嶼織進經緯,並以鳥瞰視角,將衛星雲圖裡的風暴圈和行進中的颱風動向,定格在2023年的小犬颱風眼上。

安聖惠特別在作品的颱風眼旁放上QR Code,觀眾可連結至人物訪談影像,包括魯凱族作家奧威尼·卡露斯(Auvini Kadresengan)、台東縣太麻里鄉「魯巴卡茲青年會」、排灣族及魯凱族音樂人達卡鬧(Dakanow Pakedavay Ruluan)、排灣族音樂人桑梅絹(Seredaw.Tariyalgan)等。透過影像,探討全球化的議題,並帶出飽受天然風災與國際情勢風暴的台灣所孕育出的豐富原住民族文化。

張徐展此次展出的作品,為其在榮獲第59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的逐格動畫短片「熱帶複眼」中製作的精紙漿藝術紙偶與立體模型。這部短片靈感源於紙紮文化和民俗藝陣表演,改編自東南亞民間故事「鼠鹿過河」,透過蒼蠅複眼的視角,引領觀眾探索台灣在地文化與世界的連結。

安聖惠表示,感謝製作過程中所有參與及協助的人;張徐展也感謝一路支持的夥伴,希望將這份榮耀與他們分享。

此外,安聖惠及張徐展應主辦單位邀請,精選最喜愛的曲目,在館內標示並播放。安聖惠選擇了10首達卡鬧及桑梅絹曲目,張徐展則挑了台灣樂團落差草原WWWW、MongTong夢東、王榆鈞、李英宏DjdidiLong等台味歌曲。

駐布里斯本辦事處處長范厚祿及駐雪梨辦事處文化組組長陳芝儀應邀出席29日晚間的開幕活動,昆士蘭州政界代表也出席致詞。安聖惠今與館方國際策展人邁爾(Nina Miall)進行對談,范厚祿伉儷、昆士蘭台灣中心主任歐陽群、僑務委員陳秋燕、羅富齡,台僑團體聯合會秘書長柯文耀及世華澳洲分會會長鄭麗環等僑界人士到場支持。

館方另在電影節目中舉辦導演蔡明亮回顧展,並邀請蔡明亮於12月1日進行座談。(編輯:田瑞華)1131130

新聞合作媒體筱君台灣 PLUS 新聞網
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 安聖惠張徐展大放異彩

Related Posts

1 of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