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綜合

中小企業必讀:解決資訊服務備份規劃的六大挑戰

隨著數位化浪潮席捲各行各業,許多中小企業在主機伺服器、郵件服務等資訊系統上的依賴度日益提升。然而,要如何在資金與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打造一套合宜且符合 ISO 27001:2022 要求的備份策略,往往是管理者面臨的棘手難題。本文將深入剖析中小企業在備份規劃中最常遇到的六大挑戰,並提供可行的解決方向;同時也會融入營運持續(BCP)思維與氣候變遷考量,協助企業強化韌性與永續經營能力。

一、資金有限

問題 –
在備份系統的建置上,硬體、軟體與雲端資源皆需一定投入。對於追求高效資本運用的中小企業而言,這可能是筆值得深思的投資。雖然雲端備份具備彈性優勢,但若無妥善規劃,長期訂閱費用也會壓縮原本的營運預算。

解決建議 –
混合備份架構:採用在地硬體與雲端方案結合,並參考 ISO 27001:2022 A.8.14 所提到的冗餘與備援管理建議及 ISO 27001:2022 A.5.23 使用雲端服務之資訊安全建議,在降低延遲的同時,也能兼顧資料安全與彈性。
評估訂閱模式:選擇與企業規模與成長性相符的雲端服務方案,避免長期付費過高,導致預算不足。

二、技術團隊負荷較重

問題 –
雖然中小企業多半已有既定的 IT 人員,但在備份架構設計、資料同步配置與災難復原測試等細節上,需要額外時間與人手才能執行得更完善。當技術團隊同時負責日常維運、系統更新及其他專案時,備份規劃便容易遇到困難或延宕。

解決建議 –
與專業服務商合作:可依據 ISO 27001:2022 A.5.2(資訊安全角色與責任)、ISO 27001:2022 A.8.30(委外開發)概念及 ISO 27001:2022 A.5.21(管理資通技術 ( ICT) 供應鏈的資訊安全)、ISO 27001:2022 A.5.22(供應商服務的監控、審查和變更管理),尋求外部顧問或資安廠商,量身打造備份方案。
內部人員培訓:透過參考 A.6.3(資訊安全認知與教育),培養基本災難復原知識與意識,減少因人力不足而衍生的風險。

三、備份規模與優先級難以確定

問題 –
如何區分哪些資料需要備份、如何分配資源,是中小企業的一大痛點。許多企業對資料的重要性缺乏清晰認識,可能導致重要資料未被妥善保護,而不必要的資料卻佔用了大量備份資源。

解決建議 –
分層級保護策略:先依 ISO 27001:2022 A.5.1(資訊安全政策)控管原則,明確定義資料敏感程度,接著再制定對應的備份頻率與保留策略。
風險評估:藉由 A.5.9(資訊資產盤點) 與 A.5.10(資訊和其他相關資產的可被接受使用) 的概念,盤點並確認關鍵資產,確保重要資料獲得妥善保護。

四、網路頻寬與儲存空間不足

問題 –
當網路頻寬不足,備份程序便可能延誤或失敗。隨著業務成長,資料量也會顯著增加,因而對儲存空間提出更嚴苛的需求。

解決建議 –
定期容量規劃:根據 A.8.6(容量管理) 的精神,預先評估未來業務成長與數據增長情況,並適度升級網路與儲存設備。
差異式 / 增量式備份:在確保備份頻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對頻寬與儲存的佔用,同時提升效率。

五、資料安全與法規合規的壓力

問題 –
備份過程涉及敏感資料的傳輸與存儲,若未做好資料加密與存取控制,可能引發安全風險。同時,不同行業的法規要求(如 GDPR 或個資法)也增加了合規的難度與成本。

解決建議 –
多層加密防護:參照 ISO 27001:2022 A.8.24(加密技術的使用),在備份過程中落實加密與權限控管。
法規合規策略:依據 A.5.31(法律、法令、法規與契約要求) 建立檢核機制,定期更新合規清單並做好內部教育與落實。

六、缺乏災難復原測試與備份管理

問題 –
即使進行了備份,許多企業未定期進行災難復原測試,導致在真正發生問題時,無法有效恢復服務。此外,缺乏備份系統的監控與管理,也可能導致資料遺漏或備份失敗。

解決建議 –
定期演練與監控:對應 ISO 27001:2022 A.5.24(資訊安全事故管理)及 A.8.16(活動監測)要求,建立例行性的災難復原測試與監控流程,確保備份可即時調用。
導入自動化工具:利用報表和警示系統,主動偵測備份異常並及早修正,減少漏備或還原失敗的風險。

同時我們也建議務必納入氣候變遷與永續經營考量

在 ISO 27001:2022 的 BCP 思維下,建議同時評估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潛在衝擊:

  1. 地理位置與災害風險:若所在區域經常面臨洪水、地震或極端天氣,應考慮在其他安全地點做異地備援(參考 A.7.5 保護實體與環境威脅)。
  2. 節能與減碳:選擇能效高的硬體或雲端資源,兼顧節能與成本,使備份過程更為環保。
  3. 應變與回復能力:根據 A.5.29(中斷期間的資訊安全) 的原則,一旦遇上極端天氣或重大災害,也能迅速切換備援,維持服務穩定度。

實務案例:Cloudmax 匯智的訂製備份方案

以 Cloudmax 匯智為例,我們在協助客戶設計主機服務時,通常會一併評估備份需求,包含需求訪談、架構規劃、安裝配置以及後續維運管理,並依每家企業的實際狀況量身訂製。此外,我們也長期提供監控與管理服務,確保一旦出現異常,都能即時掌握並妥善排除。如此一來,備份機制不會停留在紙上,而是真正落實在營運流程中。

資訊備份對中小企業而言,絕對是數位轉型與穩定經營的重要關鍵。儘管在資金、技術與法規合規等方面都面臨挑戰,只要能遵循 ISO 27001:2022 的核心原則、結合良好的 BCP 架構,再加上對氣候變遷風險的前瞻性規劃,就能在危機來臨時減少業務中斷風險。備份不應只是一種「被動防禦」,而是幫助企業強化未來競爭力的基石。

補充資訊 – ISO 27001:2022 條文編號:

  • A.5.1(Policie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資訊安全政策)
  • A.5.2 (Information security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資訊安全角色和責任)供應商與企業雙方應就備份策略與資安責任分工清晰界定。
  • A.5.9(Inventory of information and other associated assets;資訊和其他相關資產的清冊)
  • A.5.10(Acceptabl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other associated assets ;資訊和其他相關資產的可被接受使用)
  • A.5.21(Information security in supplier relationships;管理資通技術 ( ICT) 供應鏈的資訊安全)
  • A.5.22(Monitoring, review and change management of supplier services;供應商服務的監控、審查和變更管理)
  • A.5.23(Information security for use of cloud services;使用雲端服務之資訊安全)
  • A.5.24(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資訊安全事故管理規劃和準備)
  • A.5.29 (Information security during disruption;中斷期間的資訊安全)
  • A.5.31(Legal, statutory,regulatory andcontractualrequirements;法律、法令、法規及契約要求)企業應確認相關法規合規範圍並落實在郵件備份機制中,以避免法律或契約爭議。
  • A.6.3(Information security awareness,education and training;資訊安全認知、教育和培訓)
  • A.8.14(Redundanc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acilities;資訊處理設施的備援)強調在異地或備援機房保有冗餘系統資源,確保服務不中斷。
  • A.8.16(Monitoring activities;活動監測)強調需持續監控系統與備援狀態,即時發現異常並采取行動。(若涉及外部環境亦可參考 A.5.23 或 A.5.22,依實際雲端或供應商關係補充合約與監控需求。)
  • A.8.24(Use of cryptography;密碼學的使用)建議企業在進行郵件備份與傳輸時使用加密,降低敏感資料外洩風險。
  • A.8.30(Outsourced development;委外開發)

Related Posts

1 of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