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動保團體召開記者會闢謠 支持農業部「公告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名單」


▲動保團體於立法院召開說明記者會闢謠。(圖/關懷生命協會、愛鼠協會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蕭任峰/台中報導】

近日網路謠傳動保司「指定公告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相關不實資訊,及刻意汙衊動團的言論,台灣愛鼠協會、關懷生命協會、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好好愛牠協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及台灣動物共生聯盟於1/10假立法院召開說明記者會。

動保團體指出,近期網路盛傳的三大謠言,包括「農業部將未申報的禁養動物安樂死」、「動團要求因蛇年飼養風潮禁養蛇類」、以及「全面禁養非犬貓動物」,均為不實資訊。這些內容在農業部1月3日的「修正指定公告研商會議」中完全未被討論。

動保團體強調,謠言顯然是某些利益團體刻意製造的混淆言論,意圖引發民眾恐慌並干擾政策討論。關懷生命協會副執行長周瑾珊表示:「農業部評估顯示,全台寵物市場可能流通多達1,565種動物,而現行法規與行政量能無法有效管理。制定飼養與輸入名單是為確保每隻動物都能獲得基本保護。」


▲動保團體呼籲應採取高強度規範飼養異寵。(圖/關懷生命協會、愛鼠協會提供)

動保團體強調,此次公告名單的制定歷經兩年研究,廣泛徵詢獸醫學、生物學、生態與動物福利等專家意見,並經過39場專家訪談與多次會議討論,最終針對哺乳類、爬蟲類與鳥類的公共安全、動物福利等風險進行評估。名單針對具毒性、可能危害飼養者或第三人、以及福祉風險高的物種進行管制,並非針對所有非犬貓動物全面禁養。

好好愛牠協會理事長蔡雅芬表示:「外來種管理不只是禁養,而是透過黑名單、白名單與灰名單的多層次管理。這樣的科學性政策符合國際趨勢,為台灣動物管理與生態保護奠定基礎。」


▲動物保護的核心使命,是希望所有動物都能保有其主體性並免於人為的痛苦。(圖/關懷生命協會、愛鼠協會提供)

動保團體指出,台灣異寵市場長期存在的不當飼養與貿易問題,使許多動物身心受虐。例子包括寵物展中業者將爬蟲類動物裝在狹小盒子販售,甚至透過宅配運送,導致動物在運輸過程中脫水、窒息甚至死亡。此外,許多飼主因無法滿足動物的自然需求,導致動物出現異常行為甚至自殘。台灣愛鼠協會理事長張勝鬘提到:「野生動物不適合作為寵物。牠們應該自由生活在自然環境中,而不是被消費文化犧牲。」

比利時是第一個實施「白名單」的歐洲國家,於2009年正式實施該政策並結合社會監控,有效地規範了國內非法銷售和飼養動物的數量。值得注意的是,根據Eurogroupforanimals的研究報告指出,「白名單」對非法飼養或銷售的外來哺乳動物的沒收和救援行動偶有發生,並未增加「地下化」之情形。

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台灣代表長林婷憶:「從許多的國際研究資料顯示,即使多個國家推出黑名單,異寵貿易仍是一團亂,更沒有辦法保護這些動物的福祉,甚至造成許多動物枉死。PETA反對圈養、買賣野生動物,支持台灣政府應逐步加強管制禁止飼養這些高需求的野生動物,才是更人道以及符合國際趨勢的政策。」


▲動物保護的核心使命,是希望所有動物都能保有其主體性並免於人為的痛苦。(圖/關懷生命協會、愛鼠協會提供)

動保團體也提到,外來種動物的棄養問題對台灣生態構成威脅,例如近期恆春出現的鱷魚事件,以及綠鬣蜥與亞洲水龍在全台的繁殖擴散。這些問題不僅危害本土生態,也浪費公帑進行防治。
國際趨勢與政策借鏡

歐盟與新加坡的動物貿易管制經驗被視為重要參考。歐盟正積極推廣「白名單」制度,以更有效管理動物交易並減輕執法人員的負擔。比利時自2009年起實施白名單,研究顯示此制度並未引發市場地下化現象,反而有效減少非法交易。

新加坡則採取全面禁止飼養多種異寵,政府明確指出此政策是為防止生態入侵、保護動物福利、避免公共健康風險,以及履行國際公約。動保團體指出,台灣此次的政策方向與國際趨勢一致,並希望藉此提升動物福祉與生態保護。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表示:「動物保護政策的核心,是希望所有動物能免於痛苦並獲得尊重。」她強調,公眾對異寵議題的關注應建立在理性與科學基礎上,而非受謠言影響。動保團體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推動生命教育,並支持此次公告名單的實施,為動物福祉與環境保護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Related Posts

1 of 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