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鐵道局、林保署合作低碳轉型 新田中車站採國產永續木材

交通部鐵道局今(7)日指出,在部長陳世凱見證下,鐵道局長楊正君、林業保育署長林華慶日前已簽署「推廣永續林業建構低碳鐵道車站合作協議備忘錄」,將共同推廣永續木材運用於鐵道車站相關工程,率先於臺鐵田中車站改善工程,導入運用國產永續木材,為建構淨零碳排鐵道車站,朝永續發展目標前進。

鐵道局表示,「高鐵彰化站與臺鐵轉乘接駁計畫」田中支線將串聯高鐵彰化站與臺鐵田中站,並銜接集集支線,在高鐵彰化站旁新建的「新田中車站」,將成為「集集鐵路支線」的起點,該線終點站為「車埕」,是過往木業發展聚落,因此也將木構概念,作為田中支線的設計亮點。

鐵道局指出,田中車站整修工程,站前迴廊屋頂率先採用國產木材,以呼應既有車站的歷史脈絡;而新田中車站從外觀立面的月台雨棚,到室內裝修,也推廣採用許多木質元素,讓旅客從高鐵轉乘到臺鐵車站時,能感受到木業的意象。

鐵道局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總署報告,全球建築營建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37%,其中建築物在建材生產運輸、營建施工、更新修繕及廢棄拆除等四階段過程所產生的蘊含碳排占約9%。若以「框組壁式木構造房屋」為例,包含鋼材、混凝土、磁磚、矽酸鈣板、石膏板等「非木質建材」,CO2排放量約占該工法總量的83.8%,而木質建材部分卻僅佔總排放量的16.2%,可見搭配低碳工法、負碳木材等,將有效降低建築物碳排。

鐵道局表示,林保署管轄我國國有林,推廣的國產木材均來自永續經營的人工林,建造以木材生產為目的之經濟林;在林木生長的過程中,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固定在木材中,當林木砍伐用作建材使用時,碳即保存在木材內;砍伐後的林地將重新造林,讓林木資源得能生生不息永續利用;相較於我國市場上仍有97%木材來自進口,善用國產木材,將可避免木材遠洋運輸帶來能源消耗與碳排放。

鐵道局強調,鐵道是我國發展低碳運輸的重要交通工具,低碳建築工法是臺灣邁向2050淨零碳排重要作為,鐵道局在推動鐵道建設的同時,將戮力降低建設過程所產生的大量碳排。透過與林業保育署的密切合作,推廣國產木材應用在鐵道車站的建築結構或相關裝修設施上,除了營造車站建築的溫暖感受,並可以提高台灣林木資源利用,實踐國產木材多元的應用,讓臺灣的森林經營永續、貢獻於減碳與整體地球環境,落實有效降低碳排。

Related Posts

1 of 2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