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湯圓搭配無糖茶。(圖/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蔚舟報導】元宵節是傳統的重大節日之一,湯圓作為節日的代表性食物,承載著許多文化和情感的意義。然而,湯圓的營養成分往往容易被忽視,特別是在現代人對於健康飲食和體重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北榮新竹分院營養科李紫涵營養師要告訴大家,如何吃湯圓吃得健康又美味。
▲湯圓熱量比一比。(圖/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湯圓替換概念
湯圓的主要成分為糯米粉,這使得湯圓具有高黏性和高熱量的特性。市售湯圓熱量如下:芝麻包餡湯圓約78大卡、花生包餡湯圓約73大卡、抹茶包餡湯圓約62大卡、鮮肉包餡湯圓約57大卡。
每顆包餡甜湯圓都差不多有70大卡左右的熱量,其中芝麻包餡湯圓的熱量最高,對於健康飲食者或是正在控制體重的人群來說,過量食用湯圓可能會導致攝入過多的熱量,進而影響日常的熱量平衡。
湯圓熱量不低,食用4顆甜湯圓,所攝取的熱量約相當於一碗飯,所以在食用時也可以用替換的概念,適當減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例如晚餐原本吃一碗飯,當天吃了兩顆湯圓,那飯就要減量一半,等值熱量替換,以避免總熱量過多而引起的體重增加。
█減糖小妙招
傳統甜湯喜歡使用甜味十足的紅豆湯或是花生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人每日攝取的精緻糖不可超過總熱量的10%,因此建議可以使用天然甜味來取代糖的添加,以下為減糖小妙招:紅白小湯圓的湯底可以搭配銀耳、桂圓或是紅棗等等食材提味,降低傳統甜湯的精緻糖攝取;包餡湯圓因本身餡料已經含有高量的糖分,所以可以搭配熱水、無糖豆漿等等健康飲品。
█快樂吃湯圓注意事項
儘管湯圓在元宵節是一道具有象徵意義的美食,但其高熱量、高糖分的特性,對某些族群來說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以下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族群:
(一)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機制失常,再加上湯圓為高升糖食物,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食用過多的湯圓可能會造成血糖波動,增加健康風險,對此糖尿病患者應可以利用上述所提到的替換的概念,例如晚餐準備吃四顆湯圓,那飯就可以少吃一碗,避免攝取過多的醣類。
(二)腸胃較弱者
由於湯圓主要成分具有較多的支鏈澱粉,難以消化的特性可能會引發消化不良或胃脹氣,特別是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群,食用湯圓後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痛等不適症狀,再加上過量的糖會促進胃酸分泌,易引發胃食道逆流,所以除了控制湯圓的攝取量,甜湯底也可以改採用其他無糖飲品或食材提味,減少食用過量糖分。
(三)老人和小孩
老人及小孩在食用湯圓時也應注意,不要一次吞嚥太大顆的湯圓,小口吃可以降低噎食嗆到的風險,或是將湯圓切小塊食用。臺北榮總新竹分院營養科李紫涵營養師關心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