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復興區小米播種祭登場 百人撒下種子傳承泰雅文化

桃園市復興區的小米播種祭Sm’atu於2月23日舉辦,是一年一度在地泰雅族的重要祭儀,象徵著希望與傳承。今(114)年的活動雖然天候不佳,但這場文化盛宴仍然吸引了百餘位來自各地的賓客,包含政府部門及學校代表與在地部落居民與眾多遊客,年齡層從年僅一歲的孩童到九十多歲的長者,大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與土地緊密連結的儀式。

1235648
部落長者與協會工作人員親自示範小米播種的技巧,並細心解說不同品種的特色。圖:復興區公所提供

隨著天色漸亮,參與者陸續抵達活動現場,完成報到手續。場地內擺放著象徵豐收的小米種子,氣氛莊重而充滿期待。部落耆老們齊聚一堂,在一片寧靜與莊嚴中,播種祭正式揭開序幕。祝禱聲迴盪在場地四周,大家懷抱著敬畏與感恩之心,向祖靈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454654
復興區的小米播種祭Sm’atu於2月23日舉辦,是一年一度在地泰雅族的重要祭儀。圖:復興區公所提供

在這樣的氛圍下,區長及與會貴賓陸續上台致詞,表達對文化傳承的支持與重視。復興區長蘇佐璽強調,泰雅族的播種祭不只是農耕的開始,更是族人情感聯繫、信仰延續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時刻。此次活動的舉辦,讓部落的長者與年輕一代有更多對話的機會,讓傳統文化真正回歸日常,也讓更多外界朋友看見泰雅族豐富的文化內涵。他說,文化的傳承不能只停留在儀式,而應該與部落營造與觀光發展結合,讓文化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的重要動力。未來,公所將持續推動泰雅文化推廣工作,鼓勵部落發展與文化體驗結合的旅遊模式,讓這片土地的故事能夠被更多人認識與珍惜,讓泰雅文化在傳承中邁向永續發展。

緊接著進入最令人期待的播種環節,部落長者與協會工作人員親自示範小米播種的技巧,並細心解說不同品種的特色。今年特別播種了泰雅原生種梗小米、台東紅小米與台東黃小米,每一顆種子都承載著傳承的意義。在耆老的指導下,參加者紛紛捲起袖子,將小米種子輕輕撒入土中,體驗生命萌芽的過程。

除了親身參與播種,活動還特別安排了向校園推廣的環節。蘇佐璽親自將原生小米種子贈送給霞雲國小、長興國小、百吉國小、武漢國小及光華國小,希望孩子們能夠在學校內種植小米,透過實作課程學習傳統農耕文化,讓這份珍貴的技藝得以在年輕世代中扎根。

勞動過後,大家一同享用了部落準備的傳統工作餐。熱騰騰的料理不僅滿足了味蕾,也讓彼此的距離更加拉近。在餐敘間,大家交流著種植心得與對活動的感受,彼此分享文化經驗,讓這場播種祭不僅僅是儀式,更成為一場情感交融的聚會。

活動尾聲每位參與者都帶著一盆小米盆栽回家,不僅是一份紀念品,更是一份承載文化意義的禮物,提醒著大家這段與土地的連結。在這股感動中,大家相約六月份小米成熟時,再次回到復興區參加小米收穫祭,共享豐收的喜悅。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見證小米的成長過程,復興區觀光導覽協會將持續在粉專分享播種後的變化,記錄這場文化旅程的點滴。這場播種祭不僅是一場農耕儀式,更是一場文化與情感的交流,透過親身參與,讓每位參加者都能深刻體會傳統農耕文化的智慧與價值,並讓這份珍貴的文化在未來持續發展,生生不息。

復興區公所表示,此次播種祭的圓滿舉行,不僅促進了文化傳承與部落凝聚,更進一步帶動了地方觀光與文化交流。許多遊客透過活動體驗,對泰雅族文化產生濃厚興趣,未來也將吸引更多人前來探索復興區的文化魅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復興區觀光導覽協會在推廣泰雅文化與部落觀光方面投入大量心力,不僅協助策劃小米播種祭,還開發了一系列泰雅小米特色產品,如小米辣椒醬、傳統發酵小米酒、創新五月桃小米酒、小米米蔥油餅等,讓泰雅文化的精髓能夠透過味蕾傳遞給更多人。協會也規劃多項深度文化旅遊行程,結合部落耆老導覽、農耕體驗與手作課程,讓遊客能夠親身參與泰雅族的生活與文化。

透過文化傳承活動的持續舉辦,讓更多年輕族人學習傳統祭儀及技藝,使泰雅文化不僅留存在歷史中,更成為未來的一部分。復興區公所也期待透過更多文化推廣計畫,讓泰雅文化不僅薪火相傳,更能邁向更具深度與廣度的永續發展之路。

Related Posts

1 of 2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