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再生能源公會憂 RE30「電力分艙」衝擊市場 籲政府暫緩推動

line oa chat 250225 104422
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大會建請政府暫緩執行「RE30」低碳電交易。圖:再生能源公會

【記者/周嘉華 綜合報導】
經濟部預計7月1日推出「低碳電力RE30」,台電將釋出16.6億度電力,其中30%為綠電,目標鎖定中小企業與出口製造商。然而,再生能源公會憂心,RE30「電力分艙」機制恐導致市場混亂,甚至引發漂綠疑慮,進而影響台灣企業的國際形象。再生能源公會呼籲政府審慎評估,暫緩推動此政策。

line oa chat 250225 104421
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理監事會建議政府暫緩RE30低碳電推出。圖:再生能源公會

台電的RE30售價預計超過每度5元,購電門檻訂為百萬度起跳,最高限額1億度,吸引有碳排需求的企業購買。再生能源公會憂心,這種模式可能影響市場公平性,甚至影響綠電發展,帶來三大隱憂:

影響電力公平分配,恐加重中小企業碳排壓力
台電負有降低電力碳排放的法定責任,且已向所有用戶收取「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支持綠能發展。然而,RE30卻讓財力雄厚的企業透過高價購買低碳電,變相提高未參與企業的碳排放密度,影響碳權分配公平性。

衝擊離岸風電發展,影響能源轉型
企業若優先購買RE30低碳電,可能減少對離岸風電的直接採購,導致市場買氣下降,進一步影響離岸風電開發商的投資與成長,影響台灣整體綠電發展。

破壞綠電市場機制,削弱民間業者競爭力
RE30由台電直接銷售低碳電,恐對市場機制造成干擾,使再生能源售電業者面臨競爭壓力。若民間業者無法與台電競爭,市場恐重新回到單一供應模式,影響綠電市場自由化發展,進而阻礙企業淨零目標的實現。

再生能源公會表示,近年來業者積極推動市場自由化,透過媒合機制協助企業取得綠電,並與政府相關單位合作,確保交易透明。然而,RE30「電力分艙」模式可能衝擊既有的綠電交易制度,影響市場穩定性,甚至與政府原先推動的「電證合一」政策相矛盾。公會強調,台灣的能源轉型應建立在健全的市場機制上,而非依賴單一供應方主導,呼籲政府重新評估RE30方案,暫緩推動,確保市場公平競爭與綠電發展的長遠規劃。

line oa chat 250225 104412
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積極促成綠電買賣媒合平台。圖:再生能源公會

對此台電24日回應,RE30低碳電購買用戶須先向民間購買綠電,不足部分才由RE30補充,強調此設計與民間市場互補,不影響綠電交易機制。銷售方式上,將優先轉供民間綠電,僅對未匹配成功的用電量進行補足,例如購買100萬度RE30,其中30萬度須為綠電,若已向民間購買25萬度,台電僅補充5萬度,以確保市場運作平衡。價格部分,RE30綠電價格設定每度6.3元(不含營業稅及轉供費),高於市場行情5.5至6元,目的是引導企業優先購買民間綠電,僅對不足部分向台電補充。台電強調,將審慎考量銷售方式與價格機制,以避免衝擊綠電市場發展。

這篇文章 再生能源公會憂 RE30「電力分艙」衝擊市場 籲政府暫緩推動 最早出現於 暢NEWS – 新聞觀點,暢所欲言

Related Posts

1 of 2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