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壓力無所不在。有人擔憂產業變遷,有人害怕人工智慧取代工作,有人擔心老化帶來的身心退化——失智症、關節炎、肌肉流失、多巴胺系統退化,這些名詞聽起來令人不寒而慄。但預見未來的挑戰,不是為了讓我們陷入恐懼,而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從容應對,提前預防。
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在新書《不生病的藏傳紓壓術:療癒身心靈的預防醫學》中,分享了來自藏傳智慧的獨特視角,幫助現代人學會在煩惱發生前,就找到方法來舒緩與轉化壓力。他強調,面對壓力與挑戰,關鍵不在於消極哀嘆,而是在於如何化解,使自己免於深陷其中。
你如何看待壓力,決定了你的未來
壓力與煩惱就像波浪,無法避免,但可以選擇如何面對。能解決的問題,努力解決;無法改變的事,則學習接受,讓擔憂與恐懼變得不再多餘。最重要的是,即使面對再艱難的狀況,外在環境總是變動不居,無論好壞,終究會過去。
那麼,我們該如何調整心態,讓自己活得更自在、更健康?書中提供了四個實用的思維模式,幫助我們將藏傳智慧應用於日常生活,打造更堅韌的心理狀態。

1.今天是你最年輕的一天
無論你現在幾歲,請記住——今天,是你餘生中最年輕的一天!這是一個提醒,讓我們不再拖延,不再因為年齡而自我設限。許多人總是想著「等到某一天再去做」,但事實上,時間只會往前走,明天的你只會比今天更老。若想學習新技能、實踐夢想,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這個觀念不僅適用於個人成長,也適用於健康管理。許多人等到身體出現問題才開始關注健康,但如果今天就開始調整作息、改善飲食、練習減壓技巧,那麼未來的自己一定會感謝現在的決定。
2.真心愛上自己
你有多愛自己?這不是自戀,而是一種健康的自我接納。愛自己的人,能夠從他人身上獲取靈感,而不是陷入比較與自卑。當一個人真正欣賞自己的價值,就不需要依賴外界的讚美來獲得自信。
洛桑加參建議,每天結束前,試著回想三件值得稱許的事情。這些不一定要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就算只是準時趕上垃圾車、幫助路人、完成一天的工作,也值得鼓勵自己。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能夠不斷累積正向能量,讓內在的安全感更穩固。
3.擁有被討厭與被拒絕的勇氣
世界上沒有一種食物能讓所有人都喜歡,就像芹菜的特殊香氣讓有些人避之唯恐不及,而豆腐雖然營養豐富,卻仍有人不願意碰。人也是如此,再好的人,總會有人不喜歡。
當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批評時,不妨想想芹菜和豆腐的處境——它們沒有因為被討厭就喪失營養價值。同樣地,你的價值不會因為他人的評價而改變。如果你的個性或專業讓你成為少數人能理解的「特殊香氣族群」,那麼不妨大方接受,因為這正是你的獨特之處。
4.用良善的言語與思維模式轉運
許多人求神拜佛,希望獲得好運,但事實上,真正能讓自己轉運的關鍵,是自己的思維與行為。
當一個人常常說好話、存好心、做善事,這種良善的循環會帶來正面的影響。這並非迷信,而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正向增強——當我們的思維模式趨於正面,行為自然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進而吸引更多正向的結果。
這並不代表我們要壓抑負面情緒,而是要學會轉化,將注意力放在能夠改變的地方。例如,當感到焦慮時,可以選擇與正能量的人相處、閱讀啟發性的書籍,或是透過冥想與深呼吸來穩定心神。
創造美好回憶,讓快樂成為習慣
快樂並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一種可以練習的能力。洛桑加參建議,每天回憶一件快樂的事,讓這些美好的記憶成為內心的火種。當我們習慣性地回憶快樂時,內心的快樂迴路就會變得更強,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如果覺得生活中缺乏快樂的回憶,那麼從現在開始創造吧!每一次的旅行、每一次的美食、每一次的歡笑,都是未來可以回憶的美好素材。當快樂成為習慣,就沒有多餘的空間留給煩惱。今天,就是你最年輕的一天,現在開始行動吧!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不生病的藏傳紓壓術》快樂能訓練出來?藏傳智慧告訴你,每天一個練習,養成快樂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