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罷綠風暴壓境 朱立倫領導危機升溫

執政黨鼓動大罷免,戰火一路從立法院延燒至行政團隊下鄉助燃,如今連司法都大陣仗介入,國民黨支持的罷綠團隊紛紛遭檢調重擊,連國民黨地方黨部都不放過。火燒到自家門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終於現身,卻遭支持民眾埋怨動作太慢、太軟。大罷免以來,藍營幾乎是一路被壓著打,除了朝野資源天差地別,國民黨中央佛系應對也讓人大開眼界,難怪有人要問「朱主席在哪裡?」黨籍立委也忍不住站出來抱怨「群龍無首」。國民黨在野九年似乎還學不乖,面對執政黨挑釁反應依然慢半拍。如果不想繼續在野,「戰獨裁」早該站出來。

綠營鋪天蓋地推動「大罷免」,藍營被迫動了起來,但就在為二階連署拚搏的關鍵時刻,檢調先是對台南地區的罷綠團體展開調查,接著更是直搗雙北。地檢署突然大動作針對罷綠意見領袖展開搜索、約談甚至聲押,連同國民黨黨部都被調查,基層人心惶惶,重創藍營士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領導問題也浮上檯面。

罷免行動雖然是由綠營鼓動而起,藍營除了喊話也被迫「以罷制罷」接招。但既然大罷免在執政黨極盡所能地鋪陳下早已勢不可擋,卻未見國民黨中央有何策略,遑論通盤考量。綠營一檢舉,檢調機關立刻動起來,在台南之後迅速向雙北擴張,針對罷團領袖與黨工展開密集調查。藍營吶喊「綠色恐怖」,撻伐「司法不公」,卻在反擊的時機與步伐上顯得混亂且無章法,這不僅讓執政黨更加有恃無恐,也削弱了支持者的信心。

此時此刻不只是國民黨對綠營戰略面臨嚴峻考驗,更是黨主席能否展現領導擔當的壓力測試。媒體人黃暐瀚指出朱立倫的三大領導危機,深刻點出了國民黨今日困局的根源。包括「策略錯誤」,從一開始的柔性呼籲,到後來以罷制罷,再到推動2項公投,都沒能凝聚民心,讓罷免行動缺乏方向與力道。其二是「判斷失準」,例如對新版選罷法的立院處理遲滯、對罷團納粹臂章事件的反應不當,讓國民黨一再陷入輿論與制度的雙重劣勢。其三則是「群龍無首」,面對綠營步步進逼,朱立倫不願上火線辯論、不走入基層鼓舞士氣,反而讓地方黨公職抱怨連連,士氣渙散。

若說大罷免是綠營對國民黨的叫戰,朱立倫自當是藍營主帥。但如今觀察整體藍營行動,卻宛如「無帥之軍」。地方黨部遭搜索、罷團要角被帶走,朱主席卻僅以臉書貼文聲援,戰鬥藍看不下去,批評「只會嘴上抗議」,更有盟友戲謔「朱主席你在哪?」這些質疑不是無的放矢,而是反映出基層對中央決策反應遲緩、無法有效指揮的失望。

國民黨此刻的最大挑戰,不只是來自綠營的壓力與司法調查,更是內部信心的崩解與組織力的分裂。朱立倫若仍舊被動應對,缺乏強力論述與具體行動,將難以撐起「母雞」角色,反讓其他地方首長、立委搶占主導權。黃暐瀚一句話說得精準:「到底誰才是國民黨的母雞?」這不僅是媒體觀察,更是基層民意的直接拷問。

執政黨把大罷免當立委選舉延長賽,也是2026縣市長選舉前哨戰,更是一場國民黨內部的領導力測試。若藍營繼續手忙腳亂、自掃門前雪,無法在團結中找到戰略共識,則2026選戰恐將提前潰敗。「戰獨裁」國民黨早該站出來,因為此役不只攸關罷免案的成敗,恐怕也牽動國民黨能否重新站起來。

Related Posts

1 of 2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