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一名女碩士在網路上發文「陳菊走了?」被警方以散布不實訊息移送法辦,事件迅速引發社會關注與討論。網友咋舌:「問問也不行?」不解拋此疑問為何觸犯社維法?監察院長陳菊以追求民主自由崛起,卻有網友因爲對她健康的提問遭到警方逮捕,不知病榻中的她作何感想。
近日因爲「言論自由」引發的爭議接二連三。最令廣大網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的當屬這一起。之前陸配在抖音講武統,被認為踩了「國家安全」地雷轟出境。北一女老師接受大陸電視台採訪,到底可不可以,也引發一番論辯。大學校園可不可以為大罷免設攤,教育部長重新解釋校園中立,表示尊重學生的言論自由。另外,社會對峙氣氛愈烈,仇恨言論高張,應否受言論自由保障也有不少討論。
言論自由是台灣重要的民主價值,如今不少公案卻是各自定義、表述。廣泛討論也不是壞事,但如果是由當權者,以手上握有的權利而強行做出違背民眾認知的解釋,恐怕就是對「言論自由」最大的傷害。
網友的一個疑問句是否構成「假訊息」?是否具備「惡意」、「虛假」、「有害」三大要素。從這位女碩士的貼文來看,加上問號、語氣亦顯得詢問多於陳述,說是散布謠言實在令人不解。她也坦言,動機是因在社群平台看到有「大官過世」的傳聞,聯想到前陣子看到的陳菊住院新聞,才在PTT上發問,顯然並無蓄意造謠或製造恐慌的企圖。更何況陳菊貴為五院院長之一,身體健康不能被關心、討論?而此一話題與社會秩序何干?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網友貼文僅4小時內就被警方鎖定、約談並移送裁罰。網友大酸,查察詐騙有這麼積極就好。也有人批評,內政部長劉世芳公開指控立法院凍結租金補貼,可能導致年輕人領不到補貼金,經質疑後才改口,卻未見有司法單位啟動查證或處理機制。對高官與平民在言論審查上的不同標準,難免讓人質疑「大砲轟小鳥、不敢動高官」。
女網友遭法辦後,馬上有人戲謔貼文「蔡英文死了?」PTT上資深網民破梗,貼文應是指一位名為「蔡英文」的男性中研院學者。即便如此,留言區仍充斥著「你準備被約談了」、「大家一直挑戰極限,笑死」等訕笑的留言。該名遭法辦的網友即便最終不構成罪責,過程中被約談、被搜索、上新聞,對發言者而言,已是沉重代價。
民主社會應以保障言論自由為根本價值。過度執法或選擇性查辦,將讓社會陷入寒蟬效應。諷刺的是,遭到質疑的對象陳菊,正是曾在威權時代因爭取民主自由而坐牢的政治受難者,更是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推動者。她主張人權不容打壓,如今卻因一則關於她健康的提問,發問者面臨警方調查與司法裁罰。
台灣的言論自由是否正遭到限縮?陳菊曾說,今天得到人權不代表永遠擁有。言論自由亦是,得小心檢視、維護。言論自由不是特權,也不該成為權力高牆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