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玉山金控、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數位發展部等公民營單位共同設立推動的「防詐實驗室」,今天掛牌啟動,裡頭嚴格管制進出、資料只進不出的管制室,也首次公開,現在就跟著《品觀點》直擊「防詐實驗室」,深入瞭解他們如何攜手對抗詐騙集團。
「防詐實驗室」座落於北市digiBlock C數位創新基地,裡面除了有會議室、討論室,還有個神秘管制室,設有3道管控措施,首先是綁定設備,才能在裡頭使用;其次是綁定特定人員,每個人有專屬ID,才能入內使用設備;第3道管制是網路環境,特定IP位置確保資料安全。
玉山金科技長張智星指出,管制室源自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的「數位金融實務規範」工作圈,召集人是玉山金控,第一階段攜手中信金、中華郵政在2月底完成「金融無塵室」專案,透過「警示帳戶偵測」合作,驗證可行性,確保資料資安能有效防務,如今,第二階段推出管制室,希望建立安全、封閉的數位及實體環境,讓不同金融機構都能整合、研究和運用資料。
走進禁止攝影的管制室,內部空間其實並不大,10坪不到,只見1張工作桌,搭配幾張椅子,以及幾部電腦,但關鍵的資料都在裡面運算分析,呈現在投影幕上,團隊就在裡頭集思廣益,成為防詐打詐的戰情科技中心。
▼圖說:畫面中的木門,即是管制室入口處。(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金融業的分享合作,其實並不容易,以警示帳戶來說,每家銀行的定義都不一樣,這些都要靠開會討論,異中求同,同中求好,大家相互合作!」玉山銀行資深總工程師林鉦育透露,參與該專案的各家銀行,雖然都是中高階主管,本身工作已經很忙,但為了防詐,還是要設法抽時間聚會,每週大概要開會2-3次,每次快則半小時,有時也開到3小時。
林鉦育說,有時是針對專案討論,有的是議題交流,各銀行代表帶著自家客戶加密後的資料,「去識別化」進到管制室,只有數據,且資料只進不出,等專案結束後,就會銷毀。
這樣的交流分析,有什麼效果?林鉦育形容說,如果只看單一用戶,就像在黑暗中找東西;如果看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圖,就像開了手電筒,可以找到更多線索。
林鉦育舉例,玉山銀4月新增的警示用戶中,大多數跟過去的高風險用戶存在關連,顯示可能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潛藏更多可疑資訊網路。
林鉦育(如上圖,記者李錦奇攝影)說,目前的發展方向有2個,首先是結合多元跨業資訊,找出更多潛在被害人,第二是提升警示精準度,加快演算法速度,持續調校,讓誤報更少,抓得更準。
「這是公益的事,因此會樂於分享給金融同業!」林鉦育說,研究成果都會提供警示模型,讓銀行同業參考,也希望有更多金融同業參與。
數發部部長黃彥男也說,與玉山建立的防詐實驗室,不僅是技術的驗證,更是建立金融防護網的重要一步,透過共享資料資源及演算法優化,確保詐騙風險能在第一時間被攔截與應對,是落實科技防詐、公私協力的重要里程碑,也歡迎期待金融機構一起加入,成為可信的銀行。
未來,防詐實驗室也將與Google Cloud展開技術合作,引進行為比對、圖計算等進階AI技術,促進更多創新應用落地。
玉山金控是在今天與數位發展部共同宣布「防詐實驗室」掛牌啟動(如上圖,記者李錦奇攝影),透過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成員合作,共享資料資源、技術驗證、演算法優化、強化異常交易與可疑帳戶的及時偵測能力。
玉山金指出,2018年即透過據分析、演算法技術,強化識詐、堵詐、阻詐能力,以自建的「玉山哨兵模型」偵測異常帳戶,並透過專家經驗與AI模型預測的協作,提早攔阻盜刷風險、防堵冒用交易發生。
2023年更與警政署跨域進行「雙熊齊力 即刻反詐」合作,富民眾懷疑遭詐來電玉山客服中心確認時,即時同步165反詐騙專線二方連線,讓案件處理時間由原本的30鐘縮短為10分鐘內。從內部借助AI科技力量,到外部聯合跨域夥伴,雙管齊下形成「玉山防詐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