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仁愛段遭占數十年 黃彥毓:安置弱勢不能再拖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這不是拆不拆的問題,是市府要不要處理人的問題。」高雄市議員黃彥毓今(30)日於市議會教育部門質詢時,針對前鎮區仁愛段教育用地遭占案疾呼市府應主動作為,立即啟動戶別盤點與安置機制。他強調,市政不能只談土地再利用,更應先回應長年居住在地的弱勢居民需求。

這筆面積約0.9公頃的社教用地,自1960年代起即遭長期占用,現有56戶、約150人居住,部分戶籍未設,形同都市內部的邊緣聚落。黃彥毓指出,該案過去由前議員林宛蓉持續關注,曾規劃設置三代共融中心。他此次接棒推動,訴求「以人為本」處理,要求市府應由教育局主責啟動調查,並與社會局協力建構安置機制,優先照顧高齡與身障住戶。

教育局長吳文森回應,仁愛段屬歷史久遠的占用基地,目前雖有列管但未明確使用計畫,對於議員提出的「安置先行」原則表示認同,將邀集社會局、都市發展局共同研議盤點、分流與再利用並進的處理方向。

除土地議題,黃彥毓也聚焦教育政策落實。他呼籲教育局應配合中央推動的「中國識讀」與「民主防衛」教育政策,強化地方課程設計,將國家認同、媒體識讀、數位風險納入學生核心學習,並深化本土語言教學的歷史脈絡與台灣主體觀。他強調,民主教育不該成為政治壓力下的禁區,而應提供學生理性討論與辨識空間。

教育局表示,高中職課綱已涵蓋公民、媒體識讀與國防教育,國中小也以彈性課程融入在地文化與語言教學。局方承諾將依議員建議與教育部持續合作,發展符合台灣社會需求的素養教育,並強化國際交流與外師教學,拓展學生視野。

針對公共體育設施管理,黃彥毓亦點出目前高市多數運動場館採OT委外營運,但續約與績效管理欠缺統一標準與資訊公開,部分場館績效不佳卻仍續約,恐造成資源浪費。他建議設立量化績效指標與公開續約評鑑制度,確保公共資源用在刀口上。

運動發展局回應,將針對蓮池潭水域中心等大型場館導入人次統計、活動數量與財務自償率等分級管理指標,未來也將推動學校型運動中心試行績效考核制度,並評估統一訂定續約規範與公開平台的可行性。

黃彥毓強調,無論是都市邊緣地區的長期占用、教育內容的現代化需求,或是場館營運制度的公開透明,市府都應從「代管者」轉變為積極「行動者」,真正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回應問題、解決問題,打造有感治理。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黃彥毓 #仁愛段 #教育用地 #弱勢安置 #教育識讀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 Posts

1 of 2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