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80歲婦人肺結節十年後惡化 單孔達文西手術成功切除一期肺腺癌

tu1 1
醫師呂庭聿指出,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是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在台灣多年來也高居癌症死因首位。圖:亞大醫院提供

【記者/呂宗岳 台中報導】

80歲李姓婦人十年前接受健檢時,發現右肺有一處小結節,當時研判可能為感染引起的良性病灶,醫師建議持續追蹤觀察。未料近兩年來,病灶逐漸擴大,且影像顯示結構實質化,惡性可能性升高。考量患者高齡及術後照護需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團隊建議採用單孔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肺葉切除手術,術後檢體送驗確診為第一期肺腺癌,所幸及早處理,無需進行化療或服用標靶藥物,讓患者大鬆一口氣。

tu3
醫療團隊採用「單一孔洞」達文西機器人手臂手術切除肺葉,降低患者術後疼痛範圍,有助提早恢復生活品質。圖:亞大醫院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暨機器手臂指導醫師呂庭聿指出,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是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在台灣多年來也高居癌症死因首位。其中,「肺腺癌」為非小細胞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女性患者比例偏高,且即便從不抽菸者也可能罹患,常於無症狀情況下發展至晚期,擴散迅速、死亡率高。

呂醫師以李婦為例說明,10年前她於外院健檢發現肺部小結節,初判為良性,未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患者甚至自嘲「比正常人還健康」。直到兩年前追蹤時發現結節明顯增大,今年門診進一步檢查時,腫瘤已接近3公分且結構變得緻密,醫師高度懷疑已有惡性變化。

tu2 1
肺腺癌檢查照片。圖:亞大醫院提供

經醫病充分溝通後,團隊評估其身體狀況及腫瘤發展風險,建議儘早接受手術治療。若延誤,腫瘤可能快速進展至晚期,需面對更為複雜且負擔沉重的治療方案,如長期服用標靶藥物或進行化學治療。

團隊最終採用單孔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與傳統多孔手術相比,單孔技術傷口小、疼痛感較低,對呼吸功能與日常活動干擾較少,更有助高齡患者快速恢復。

呂庭聿醫師強調,肺癌手術的首要原則是安全,其次為精準完整切除腫瘤,最後才是兼顧傷口大小與美觀。院方引進最新一代達文西手術系統,具備高解析放大視野與靈活精準的機械手臂,搭配單孔內視鏡技術,大幅提高手術安全性與舒適度,是目前肺癌早期手術治療的重要趨勢。

他也呼籲民眾,肺癌致病因素包括吸菸、空氣汙染、職場與居家環境暴露、有害化學物質,以及家族病史等,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爭取最佳預後與降低長期醫療負擔。

這篇文章 80歲婦人肺結節十年後惡化 單孔達文西手術成功切除一期肺腺癌 最早出現於 暢NEWS – 新聞觀點,暢所欲言

Related Posts

1 of 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