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飲食選擇豐富多樣,但也隱藏著潛在的健康風險。過量攝取精緻澱粉、油脂、糖分及鹽分,不僅會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更可能導致嚴重的足部問題。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提醒,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足傷口一旦未能妥善處理,可能最終面臨截肢的命運,這是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必須重視的議題。

部桃新屋分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李奕彥表示,糖尿病患者常因長期的感覺神經病變,導致末梢肢體的溫度、痛覺及觸覺敏感度下降,加上自主神經病變,造成皮膚乾燥,進而引發血管病變。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小小的傷口,若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因血液循環不良,導致傷口癒合困難,進一步增加感染及截肢的風險。李奕彥強調,糖尿病患者應至少每年接受一次足部檢查,以早期發現神經病變或血管問題,並積極控制血糖,這是減少截肢風險的關鍵。
李奕彥指出,近期在新陳代謝科門診中,陸續有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反映類似情況,「最近腳趾頭常常麻木,洗澡時對水溫的敏感度下降,有時甚至不小心被燙傷或踢到硬物都毫無察覺,傷口要很久才會癒合。」這些看似微小的不適,其實正是糖尿病足的早期警訊,若未及時處理,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部桃新屋分院糖尿病個案管理師張雅婷則提醒,預防糖尿病足,除了嚴格控制血糖外,居家足部自我照護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步驟。她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進行足部檢查,並採取以下護足措施:每日使用溫水搭配中性肥皂清潔雙腳,注意水溫避免燙傷;腳底皮膚較厚者,可先泡溫水使皮膚軟化,再用浮石輕輕磨去死皮,避免硬皮引發傷口;使用乳液塗抹乾燥部位,但避免趾縫間,以防潮濕滋生細菌;修剪趾甲時選用平剪,避免剪得過短或造成倒刺;選擇柔軟、透氣且合腳的包鞋,避免穿夾腳拖,穿鞋前務必穿襪,減少足部與鞋子的摩擦。
張雅婷強調,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保養,其實是預防糖尿病足發生的關鍵,千萬不可輕忽。張雅婷呼籲,糖尿病患者不僅要控糖,也要積極保護雙腳,避免小傷口成為大問題。透過良好的血糖管理與足部日常護理,可以大幅降低截肢風險,讓雙腳陪伴更長久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