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2025年5月17日,美國底特律羅倫斯科技大學再度見證了台灣學子的耀眼光芒。在全球矚目的Robofest 世界機器人大賽中,來自高雄正義中學的學生勇奪三項世界冠軍與一項亞軍,締造隊史最佳成績,將中華民國旗幟高高舉起。
本次賽事中,國二學生林郁城、林靖祐、吳恆瑜、楊洺杰組成的初級組團隊,橫掃UMC(未知任務挑戰)與GAME兩大項目,勇奪雙料世界冠軍;而由高二陳訢慈、高一陳廷恩、林暐智、洪凱鴻組成的高級組隊伍,更在激烈競賽中,抱回UMC項目世界冠軍與GAME項目世界亞軍,完美展現正義中學跨層級、跨年齡的團隊實力與傳承精神。
【幕後的堅持與信念】
正義中學教務處主任余慕貞指出,這次備戰時程緊湊,學生們需同時兼顧期中考與密集訓練,「他們在壓力中展現超越年齡的自律與堅毅。」抵達美國後,面對時差與高強度賽程,隊員們迅速調整節奏,彼此扶持、即時修正,展現令人動容的團隊默契。「這不只是技術的比拚,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與延續。」
賽事教練蔡豊珍進一步說明,今年賽制挑戰升級,特別是在UMC未知任務中,學生必須現場解題、即刻設計與程式演算。他們在短時間內完成高難度任務並獲得滿分,實屬難能可貴。他強調:「每位學生在團隊中都扮演關鍵角色,從結構設計、程式撰寫到策略制定,缺一不可。」
【孩子們的聲音:在失敗與修正中成長】
已是第二度踏上美國賽場的林郁城,回憶起備賽歷程仍歷歷在目:「從國內賽後重建機器人,無數午休與晚自習,只為最後那幾分鐘的完美演出。雖然國際賽初期有失誤,但我們靠著冷靜與分工逆轉成功。這次比賽,我學會了反思與堅持。」
同樣二度來到美國參賽的林靖祐則分享:「場地尺寸不一讓我們一度緊張,但靠著預先的多樣車型研究與臨場調整,我們在UMC中完美應對,當比賽成績揭曉時,我們的淚水與笑聲交織,那是青春最真實的見證。」
吳恆瑜則說:「我們面對極高難度題目與結構挑戰,經過反覆修正與創新,打造出可精準取球的裝置,突破其他隊伍選擇棄權的難關,這份經驗讓我更有信心迎接未來。」
初次參賽的楊洺杰感性地說:「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站上世界舞台,能拿到冠軍真的像夢一樣。感謝一路陪伴我的老師與隊友,這份經歷不只是比賽,更是生命中寶貴的養分。」
【領導者的蛻變與責任】
已連續三年參賽的高二陳訢慈見證了團隊的成長與傳承。「我從一位新生變成能帶領學弟妹的學姊,過程中我學會放下對完美的執著,轉而追求穩定與合作。真正的勝利,不在於站上頒獎台,而是一路走來不放棄的心。」
高一陳廷恩也提到:「第一輪因場地誤差而失分,我們並未氣餒,而是靠溝通與團隊分工逆轉奪冠,這讓我深刻體會合作與穩定才是勝出的關鍵。」
林暐智則說:「創新的過程充滿挑戰,我們嘗試不同材質,不斷失敗又重新站起來,這種挫折中的成長,是最寶貴的學習。」
洪凱鴻回憶:「負責程式與結構整合壓力極大,但我們不斷修正調整,最終拿下滿分成績。我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也知道努力會帶來改變,這讓我更有勇氣面對未來。」
【家長的心聲:成長的背後,是默默陪伴】
比賽落幕後,多位家長感性分享孩子在這段旅程中的努力與蛻變:
郁城的媽媽說:「看到他日夜練習、不言放棄,從台灣站上世界,我的內心只有感動與驕傲。」
靖祐的媽媽表示:「透過這段歷程,他學會了溝通與責任,這是任何學科成績都無法取代的收穫。」
恆瑜的媽媽則分享:「他每天練習到深夜卻從未抱怨,從孩子眼中,我看見了堅持與成熟。」
洺杰的母親感動落淚:「我們從沒想過他能站上國際舞台,這不只是孩子的勝利,更是意志力的證明。」
訢慈的媽媽感性說道:「從一個懵懂的新生,到能帶領隊伍的隊長,訢慈的轉變讓我動容。她在比賽中學會負責與堅持,也學會放下完美主義,這是比任何成績更珍貴的收穫。謝謝一路上每位老師與同學,讓孩子在這段旅程中真正成長。」
廷恩的媽媽表示:「他曾因一次失誤而自責不已,我們看在眼裡也心疼,但他選擇面對挑戰、堅持到底,這次在比賽中逆轉勝出,我們為他的成長與毅力感到無比驕傲。」
暐智的媽媽說:「這次比賽讓孩子真正明白時間管理的重要,也學會了從失敗中找出方法,他不再只是學業上的孩子,而是一個有夢、有行動力的年輕人。」
凱鴻的媽媽則表示:「面對國際舞台與時差的挑戰,孩子承受了超過以往的壓力,但他靠著團隊支持挺過來。這段經歷是一堂真實的國際教育課,也讓我看見他面對未來挑戰的勇氣與底氣。」
【校長勉勵:正義中學,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正義中學校長俞德淦表示,這次已是學校第五度代表台灣參加此國際大賽。「學生們的表現讓我們看見不只是技術能力的提升,更是身心與團隊整合的極致挑戰。他們證明了,台灣的教育能培養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青年。」
正義中學的選手們,用行動與汗水證明,當夢想與堅持同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他們不只為自己,也為台灣在世界舞台上,寫下令人動容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