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城市也要做臉!高雄都市設計藏這些關鍵細節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都市設計就像城市的「美容師」與「健康管理師」,不只講究美感,更重視市民的生活舒適與環境品質。高雄市政府都發局啟動「都設小學堂」系列,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帶民眾認識都市設計審議的核心意義,期望打造更友善、更舒適且具有城市特色的高雄。

都市設計與一般建築設計不同,不僅著眼於單棟建物的外觀,而是放眼整體街區與公共空間的互動關係。高雄市政府都發局在審議時,會特別強調公共空間、人行友善性、文化景觀以及環境品質,確保建築與城市空間能夠和諧共融,讓市民生活更宜居。

局長吳文彥表示:「想像走在綠意盎然、有樹蔭遮陽的人行道上,那是一種身心放鬆的感覺。」他舉例指出,在「原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土地細部計畫」中,都市設計規範要求人行道應設置綠帶、種植錯落排列的喬木,以提供良好遮蔭效果,營造涼爽舒適的步行環境。

此外,為了提升都市韌性,都發局導入「低衝擊開發」(LID)概念,如設置植生溝、生態滯留池等設施,幫助雨水自然下滲,降低淹水風險,實踐綠色永續理念。

針對具文化意義的區域,都市設計也扮演歷史守護者角色。以鳳山國定古蹟「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為例,新建案的建築風格與色彩,必須考量與古蹟景觀融合,設計者還需繪製模擬圖說,評估對古蹟視覺影響,讓歷史與現代共存不衝突。

面對高雄熱帶氣候及水岸區域的視野需求,都市設計亦規範建築高層量體的水平投影面積不得過大,如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定區規定其最大對角線不得超過60公尺,避免建築阻擋氣流與視線,同時降低熱島效應,創造通風與開闊的都市空間。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強調,都市設計的審議管制,目的在於提升公共空間品質,引導城市走向宜居、永續發展的目標,也讓高雄成為真正適合人居的美好城市。

【漾新聞】#都市設計 #高雄都發局 #吳文彥 #城市美學 #綠色建築 #低衝擊開發 #文化景觀 #宜居城市
#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 Posts

1 of 28,277